1.信(xin)用證規定“Certificate of origin G. S. P. Form A in duplicate”,根據要求,該(gai)產地(di)證的(de)簽發(fa)機構是( D )。
A、貿促(cu)會(hui)(hui)(商(shang)會(hui)(hui))
B、出境地海關
C、生產地公證處
D、出入境(jing)檢驗檢疫局
2.在進料加工(gong)貿易中,經常由我(wo)方先向外商購買原(yuan)材(cai)料或配件,加工(gong)產(chan)品后再賣給(gei)該外商。為了避免屆時(shi)外商不履行合同,我(wo)方應采用( A )比較穩妥。
A、對開信用證
B、保兌信用證
C、轉讓信用證
D、循環信用證
3.信用證(zheng)中關于運輸:“Transshipment permitted, partial shipment allowed, but partial shipment of each item not allowed”的(de)中文意(yi)思(si)是( A )。
A、允許轉運、允許分(fen)批(pi),但每個品種的貨物(wu)不得分(fen)批(pi)
B、允許(xu)轉運(yun)、允許(xu)分批,每個品種(zhong)的貨物(wu)也(ye)必須分批
C、不允(yun)許轉運,允(yun)許分(fen)(fen)批,但每個品(pin)種的(de)貨物不得(de)分(fen)(fen)批
D、允(yun)許(xu)轉運、不允(yun)許(xu)分批,但每個(ge)品種的貨物不得分批
4.某(mou)商品(pin)單價每(mei)個CIFC5倫敦3.55英鎊,數量(liang)6120個,根據慣例保(bao)險金額應是( C )。
A、22704.00英鎊
B、22703.00英鎊
C、23899.00英(ying)鎊
D、23898.00英鎊
5.根據《中華人民(min)共和國海關法(fa)》,進口(kou)貨(huo)物(wu)的收貨(huo)人向海關申報的時限是(shi)( C )。 A、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jing)之日起7日內
B、自運(yun)輸(shu)工具(ju)申報進(jin)境之日起10日內(nei)
C、自運(yun)輸工具申報進境之(zhi)日起(qi)14日內
D、自運(yun)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qi)15日內(nei)
6.根(gen)據《UCP600》的解釋,開證(zheng)行開立的信(xin)用證(zheng)不會是( A )。 A、可(ke)撤銷信(xin)用證(zheng)
B、議付信用證
C、跟單信用證
D、轉讓信用證
7.匯票的(de)抬頭有三種(zhong)填(tian)寫方(fang)式,根據我國票據法規定,簽發( C )的(de)匯票無效。
A、限制性抬頭
B、指示性抬頭
C、持票(piao)人(ren)或(huo)來人(ren)抬(tai)頭
D、記名抬頭
8.貨物外包(bao)裝上印(yin)刷有一把火(huo),這種標志屬(shu)于( D )。
A、運輸標志
B、嘜頭
C、指示性標志
D、警告性標志
9.收到(dao)國外來(lai)證兩份,(1)棉布(bu)10萬(wan)碼,每(mei)碼0.40美(mei)(mei)元(yuan)(yuan),信(xin)用證總金額(e)42,000美(mei)(mei)元(yuan)(yuan);(2)服裝1,000套(tao),每(mei)套(tao)20.00美(mei)(mei)元(yuan)(yuan),信(xin)用證總金額(e)21,000美(mei)(mei)元(yuan)(yuan)。據此,兩證出運的(de)數量和金額(e)可分別掌(zhang)握(wo)為(wei)( C )。
A、棉(mian)布100,000碼,40,000美元;服裝1,000套,20,000美元
B、棉布(bu)105,000碼,42,000美(mei)元;服(fu)裝1,050套,21,000美(mei)元
C、棉布105,000碼,42,000美元;服裝1,000套,20,000美元
D、棉(mian)布100,000碼,40,000美元;服裝(zhuang)1,050套,21,000美元
10.在托運(yun)、報檢和報關的單證中,由(you)出口商出具的有關單證有( D )。
A、發(fa)票、報關單、報檢單和提單
B、發(fa)票(piao)、裝箱(xiang)單、報檢(jian)單和單
C、發(fa)票(piao)、報關單、裝箱單和提單
D、發票、裝箱單、報檢單和托運單
單選
1.青島(dao)某公(gong)司向朝鮮平(ping)壤某公(gong)司售出一批水果(guo),采用(yong)DAF術語、鐵(tie)路(lu)運輸。DAF術語后(hou)應列明( B )。
A、青島
B、丹東(我國國境站)
C、新義州(朝鮮國(guo)境(jing)站)
D、平壤
2.在出口業務中,國外客戶往往要我國出口商提供GSP Form A產(chan)地證。在我國這種證書的簽發(fa)機構(gou)是( D )。
A、商會
B、行業公會
C、貿促會
D、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3.目(mu)前出(chu)口(kou)到( D )或從這些國家進口(kou)的貨(huo)物,如果進口(kou)商向進口(kou)國海(hai)關出(chu)示(shi)FORM E,即可享受關稅減免(mian)。
A、孟加拉、印(yin)度
B、日本、韓國
C、越南、斯(si)里蘭卡(ka)
D、緬甸、老撾
4.信用證主要體(ti)現了( A )。
A、開(kai)證申請人與開(kai)證行之間的契約關(guan)系
B、開證(zheng)行與受益人之間的契約關系(xi)
C、開證申(shen)請人與受益(yi)人之間(jian)的契約關系
D、開證行(xing)與議付行(xing)之間的契約關系(xi)
5.航(hang)空運(yun)單有三聯正(zheng)本(ben),正(zheng)本(ben)1交( B ),正(zheng)本(ben)2交( B ),正(zheng)本(ben)3交( B )。
A、收貨人、托運人、出(chu)票航空公司(si)
B、出票航空公司、收貨人、托(tuo)運人
C、托運(yun)人、出票航空公司、收貨(huo)人
D、出票航(hang)空公(gong)司、托運人、收貨人
6.表示嘜(ma)碼標記的英文縮(suo)寫(xie)是( B )。
A、N/B
B、N/M
C、N/N
D、B/L
7.CFR合(he)同(tong)下,如果賣方(fang)裝(zhuang)船(chuan)后(hou)未及時向(xiang)買方(fang)發出裝(zhuang)船(chuan)通知,致使買方(fang)未能辦理貨運保險,則運輸途(tu)中的(de)風(feng)險由( B )。
A、買方承擔
B、賣方承擔
C、承運人承擔
D、買賣(mai)雙(shuang)方各(ge)承(cheng)擔(dan)一半
8.CIF條件下(xia)交貨,( C )。
A、裝(zhuang)運時間先(xian)于交貨時間
B、裝運時間遲于(yu)交(jiao)貨時間
C、裝(zhuang)運時間與交貨時間一致(zhi)
D、其先后次(ci)序視運輸方(fang)式而定
9.發生( A ),違(wei)約方可援引不可抗力條(tiao)款(kuan)要求免責。
A、戰爭
B、世(shi)界市場價(jia)格上漲
C、生(sheng)產制作過(guo)程中的過(guo)失
D、貨幣貶值
10.開展( D )是實(shi)現“門(men)到門(men)”運輸的有效途徑,它有利于簡化手續(xu),減少中(zhong)間環節,快速(su)低成本地(di)提高運輸質(zhi)量。
A、航空運輸
B、郵包運輸
C、鐵路運輸
D、集裝箱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