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可以對外提供
B.不可對外提供
C.經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對外提供
D.非經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2.統計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
A.具備統計專業知識
B.保守國家秘密統計資料
C.對統計調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單項調查資料保密
D.堅持實事求是
3.統計調查對象中,()必須取得統計從業資格,持有統計從業資格證書。
A.法定代表人
B.統計負責人
C.會計人員
D.承擔經常性政府統計調查任務的人員
4.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工作的實施機關是()。
A.國家統計局
B.省級人民政府統汁機構
C.地市
D.縣級人比政府統計機構
5.某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報送統計報表,經《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催報.在催報單規定的期限內報送了統計報表,該命業的行為屬于()的行為
A.遲報統計資料
B.屢次遲報統計資料
c.拒報統計資料
D.補報統計資料
6.堅持統計行政處罰與統計違法行為相適應的原則,是指()原則。
A.處罰法定
B.處罰告知
C.處罰公平公正
D.過罰相當
7.實施統計執法撿查的主體是()。
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局法規檢查機構
B.各級紀檢監察部門
C.國家統計局及其派出的調查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
D.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
8.依照《統計執法檢查規定》,統計執法檢查機關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元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A.5000
B.10000
C.20000
D.30000
9.統計執法檢查中,被處罰單位在收到處罰決定書后,既不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挺起訴訟,又拒不執行處罰決定的,查處機關可以(),
A.強制執行
B.依法提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C.起訴
D.與相對人協商解決
10.統計行政訴訴訟是()對統計行政案件依法進行審理并做出裁決的活動
A.統計部門
B.法制部門
C.監察部門
D.人民法院 11.我國現行的統計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
A. 統計法律、統計行政法規、統計行政規章
B.統計法律、統計行政法規、地方性統計法規
c.統計法律、統計行政法規、地方性統計法規、統計行政規章
D.統計法律、統計行政法規、地方性統計法規、統計行政規章和統計制度
12.()比《統計法實施細則》法律效力高。
A.《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B.《全國農業普查條例》
c.《關于加強統計工作的決定》
D.《統計執法檢查規定》
13.如實、按時向政府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提供統計資料是統計調查對象的( )。
A.權利
B.權益
C.義務
D.責任
14.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統計機構,負責組織領導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統計工作。
A.獨立
B.獨立或附屬于政府某個部門之下
c.附屬于政府某個部門之下
D.半獨立
15.政府統計調查包括國家統計調查
A.部門統計調查
B.涉外統計調查
C.民間統計調查
D.企事業統計調查
16.經國務院批準的周期性普查項目,每隔5年進行一次的是()
A.人口普查
B.經濟普查
C.農業普查
D.污染源普查
17.政府統計調查表的法定標識包括()
A.表號、批準或者備案文號、有效期限
B.表號、批準或者備案機關、有效期限
C.表號、制表機關、批準或者備案文號、有效期限
D.表號、制表機關、批準或者備案機關、批準或者備案文號、有效期限
18.統計人員依法進行政府統計調查活動時,向統計調查對象出示的有效證件包括()。
A.統計調查證
B.統計調查證、臨時統計調查證
C.統計調查證、臨時統計調查證、普查員證、普查指導員證
D.統計調查證、臨時統計調查證、普查員證、普查指導員證、政府統計機構頒發的工作證
19.統計資料實行()公布制度。
A.經常
B.選擇
C.定期
D.及時
20.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的統計資料,由()審核、簽署或者蓋章后上報。
A.其主管部門的統計機構或統計負責人
B.本部門、本單位領導人或統計負責人
C.本部門、本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統計負責人
D.其主管部門的統計機構
lD 2 D 3 D 4 B 5 A
6 D 7 C 8 C 9 B 10 D
1l C 12 A 1 3 C 14 A 1 5.A 1 6 B 1 7 D 18 D
19 C 2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