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獅寨因古有一道人名叫黃石公在此隱居而得名,它海拔1080米,由諸多的懸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塊南高北低的臺地,黃獅寨面積16.5公頃。其主要景點有:天書寶匣、定海神針、南天一柱、金海探龜等,黃獅寨是張家界美景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張家界的凌空觀景臺。站在臺上縱眼南望,奇峰怪石盡收眼底。往東鳥瞰,可見金鞭溪兩旁奇峰林立,仿佛一盤玲瓏易透的翡翠真是美不勝收。因此她有“不上黃獅寨,枉來 張家界”之說。
登黃獅寨山路東南側有十多平方米傾斜巖峰與千仞石壁拱成一門,南向洞開。石徑穿門而過,門孔狹穿幽深;兩邊野樹簇擁,門外云蒸霞蔚,頗有神話中南天門之意境。更有奇者,于南天門右側挺山怪石一尊,與人體形相仿,高約20米,形態威武,凜凜肅立,如同把守天門將軍。
在臨近黃獅寨極頂時,回頭遠眺,但見腰子寨西沿絕壁上水漬流痕構成一幅充滿土家風情的天然壁畫;典型的土家人吊腳木樓掩映在綠樹叢中,伴牛的童兒沿石級小路正向木屋走去,只見一路小橋流水,斜陽古道。在竹林中時隱時現……
登黃獅寨山路東南側有十多平方米傾斜巖峰與千仞石壁拱成一門,南向洞開。石徑穿門而過,門孔狹穿幽深;兩邊野樹簇擁,門外云蒸霞蔚,頗有神話中南天門之意境。更有奇者,于南天門右側挺山怪石一尊,與人體形相仿,高約20米,形態威武,凜凜肅立,如同把守天門將軍。
在臨近黃獅寨極頂時,回頭遠眺,但見腰子寨西沿絕壁上水漬流痕構成一幅充滿土家風情的天然壁畫;典型的土家人吊腳木樓掩映在綠樹叢中,伴牛的童兒沿石級小路正向木屋走去,只見一路小橋流水,斜陽古道。在竹林中時隱時現……
黃獅寨西沿下山處,有一塊長約5米,寬、高2米左右的橢圓形巖石,極象一只大龜伏在石峰頂端平臺上。細長的龜頭向前伸出,龜背微微隆起,腳爪蜷曲著地。每當云涌霧漫之時,龜巖時隱時現,如在海中蕩漾悠游,由靜致動活靈活現;每逢朝霞夕暉映照龜身時,龜甲成金,閃閃沉雄,逗惹游人,于是有人稱它“霧海金龜”。據考證,金龜巖系堅硬的厚層石英砂巖和較軟的薄層含泥質粉砂巖,經差異風化形成,地貌學稱之為“桌狀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