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乙烯說課稿今天,我參加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二節《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新課標中將本節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乙烯
第二課時:苯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談一談關于《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課時:乙烯的設計:
一、說教材
1.地位和功能
本節內容是繼烷烴之后,向學生介紹不飽和烴和烯烴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結構、和乙烯的化學性質。在乙烯的化學性質中,又介紹了另一種重要的有機反應類型——加成反應。本節內容是學生在系統地學習了烷烴之后,已初步了解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的情況下學習的又一類烴,在教材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且本節內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產品,在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能源、藥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乙烯的性質和用途的學習,可以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2、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探究乙烯分子的組成、結構式
2. 掌握乙烯的氧化和加成反應
3. 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三維想象培養
過程與方法:
1. 準備地觀察實物、模型
2. 利用模型法幫助思維,理論聯系實際,建立具體和抽象的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利用有機化學的入門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有序、認真的學習態度
2.通過分子節后模型,意識到化學世界的外在美
3.通過乙烯用途的學習感受化學學科對社會生產生活得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乙烯的化學性質和加成反應
教學難點:乙烯的結構和性質的關系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設疑啟發、對比歸納等。
二、說教法:
1.本節內容涉及到乙烯分子的結構問題,較為抽象,學生較難理解。在教學中可多使用球棍模型,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并結合多練習、多對比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這部分的知識。
2.本節內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學性質實驗。通過做好演示實驗,讓學生在充分觀察實驗現象的基礎上,深刻理解乙烯的化學性質。
3.在本節內容的教學中,用計算機課件模擬乙烯的加成、加聚反應。其主要作用在于突破難點,化小為大,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創造性思維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促進其發散思維的發展。
三、談學法:
1.觀察法:通過觀察分子結構模型,掌握物質的分子結構特點;全面觀察實驗現象,理解物質的性質,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對比學習法:通過對比學習,掌握乙烯、甲烷燃燒火焰的情況。在介紹加成反應時,與取代反應對比。引導學生把知識學活。通過對比學習可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討論學習法: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引言]用一個塑料袋將青香蕉密封起來,在袋內充入少量乙烯氣體,或放入一個熟的香蕉,成熟的水果自身能釋放出乙烯,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引出本節的主角——乙烯。
[多媒體展示] 各種塑料圖片。引起學生更大興趣。
[板書]第二節 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思考與交流](乙烯與苯的用途)體會它們作為基本化工原料的重要價值。
[板書]一、乙烯
[講述]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中國現有的乙烯生產能力為600.5萬噸/年,即便加上目前正進行擴能改造的產能,也不過1112萬噸,而有數據顯示,目前乙烯年增長率達8.5%,估計在2005年乙烯年需求量將達到1500萬噸,國內產能僅能滿足市場需求的50%左右。目前還需大量進口。
[科學探究]椐圖3-6進行石蠟油分解實驗:
[觀察現象]1、氣體使溴水及酸性高錳酸鉀褪色。2、燃燒冒黑煙。
[質疑]以上氣體是烷烴嗎?為什么?
[釋疑]產物中含有與烷烴性質不同的烴。研究表明,石蠟油分解的產物主要是乙烯與烷烴的混合物。
[板書]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烴類叫做烯烴,乙烯是簡單的烯烴。
[展示樣品]讓學生觀察乙烯的顏色、狀態,并嗅氣味,小結物理性質。
[板書] 物理性質:無色氣體,稍有氣味,密度是1.25克/升,比空氣略輕(分子量28),難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
[展示]乙烯分子的模型,練習寫結構簡式(參見投影):
[講述]實驗表明,乙烯是一種不飽和烴,分子里的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雙鍵里其中一個鍵容易斷裂,能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結合。
[演示]乙烯與溴水及酸性高錳酸鉀反應:
[現象]溴水及酸性高錳酸鉀顏色褪去。
[演示]乙烯在空氣中燃燒,觀察現象:
[現象]:火焰明亮,有黑煙生成。說明含碳量較大,部分碳沒有充分燃燒。有水生成(火焰的上方罩一干燥表面皿觀察)。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用附有氫氧化鈣液滴的表面皿觀察)。
[板書]1、乙烯的氧化反應
[講解]乙烯中碳碳雙鍵在酸性高錳酸鉀作用下,可斷裂而被氧化,而使其褪色。另外,乙烯還能進行催化氧化等等。
2CH2=CH2+O2 2CH3CHO
[板書] 2、乙烯的加成反應
[動畫]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
[講解]乙烯分子在溴的攻擊下,C=C雙鍵里的其中一個鍵容易斷裂,同樣溴分子在乙烯的作用下,Br—Br鍵也會逐漸斷裂,兩個溴原子分別與兩個不飽和的碳原子結合,生成無色的1,2一二溴乙烷。
師生共同小結給出定義: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別的物質的反應,叫做加成反應。
[板書] 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常見的加成試劑有:H2、HCl、H2O等等。
[思考、練習]1、如何鑒別乙烷與乙烯?
2、完成方程式:
CH2=CH2+H2
CH2=CH2+HCl
CH2=CH2+H2O
[投影]
[小結]乙烯的加成反應在實質上是C=C雙鍵容易斷裂,能夠分別與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團結合成新的共價鍵,說明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活潑。
3、聚合反應
在適當的溫度、壓強和催化劑條件下,乙烯雙鍵里的一個鍵全斷裂,分子里的碳原子能互相結合成為很長的鏈。這種聚合反應也是加成反應,簡稱加聚反應。
[小結]由于乙烯分子里的C=C雙鍵里的一個鍵容易斷裂,能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因此,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活潑,能發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應,另外從乙烯的活潑性和還原性也充分說明乙烯是含有雙鍵的不飽和烴。
[閱讀] 課本63頁第一段乙烯的用途
【板書】三、乙烯用途
做催熟劑,乙烯主要來源于石油,指出:乙烯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課堂小結】乙烯能發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加劇反應。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課時:乙烯
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烴類叫做烯烴,乙烯是簡單的烯烴。
一、物理性質: 無色氣體,稍有氣味,密度是1.25克/升,比空氣略輕(分子量28),難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
二、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燃燒;
2、乙烯的加成反應
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常見的加成試劑有:H2、HCl、H2O等等
3、聚合反應
三、乙烯用途:
做催熟劑,乙烯主要來源于石油,指出:乙烯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小結:乙烯能發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加劇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