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哪項關于內部審計章程的(de)陳(chen)述不正確(que)?
a.它(ta)確定了內部審計部門的(de)權(quan)力和職責。
b.它規定內部審計部門所需的最少資源(yuan)。
c.它為評估內(nei)部(bu)審計部(bu)門提供依據。
d.它應得(de)到高級管理層(ceng)和董事(shi)會(hui)的批準(zhun)。
答案:b
解題思路:
a.不正確。內部(bu)審計章(zhang)程確定了必需(xu)的權力和(he)職責。
b. 正確。內(nei)部審計手(shou)冊和年度審計計劃有助于確定資(zi)源(yuan)需(xu)求,而內(nei)部審計章程對(dui)內(nei)部審計所(suo)需(xu)的資(zi)源(yuan)未做規定。
c.不正確。內部審(shen)計(ji)章程確定了內部審(shen)計(ji)部門的角色和職責,可以(yi)作(zuo)為評估(gu)審(shen)計(ji)職能(neng)的依據。
d.不正確。內(nei)部審計章程應得到高(gao)級管理(li)層和董(dong)事會的批(pi)準。
2、以下哪一種審(shen)計(ji)業務(wu)計(ji)劃工具最常(chang)見(jian),并能保證(zheng)一定時期(qi)內適當的審(shen)計(ji)覆(fu)蓋面(mian)?
a.長期日程安排表。
b.審計方案。
c. 審(shen)計部門的預(yu)算(suan)。
d.內部審(shen)計章程。
答案:a
解題思路:
a.正(zheng)確(que)。長期(qi)日程(cheng)安(an)排表提供了在審計計劃(hua)期(qi)間(jian)主要(yao)活動(dong)的覆蓋面(mian)的證據。
b.不正確。審計方案被限制于某(mou)一特定審計項(xiang)目范(fan)圍。
c.不正確(que)。審計(ji)部門的預算可(ke)以用來證明審計(ji)人(ren)員(yuan)的數量是(shi)合(he)理的,但不能在既定時間內保(bao)證有(you)足(zu)夠的審計(ji)覆(fu)蓋面。
d.不(bu)正確。內部審計(ji)章程不(bu)是(shi)審計(ji)業(ye)務計(ji)劃工具。
3、與內部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審計(ji)職(zhi)能(neng)是(shi)
a.確(que)保符合報告程序(xu)。
b.審查支出項(xiang)目(mu),并將(jiang)各項(xiang)目(mu)與實際開支相核對。
c.確定是否有雇員未經授權而進行開支。
d.識別可能增(zeng)加越(yue)權開支的不充分的控制(zhi)。
答案:d
解題思路:
a.不正確。《標(biao)準(zhun)》沒有要求內部(bu)審計師保證符(fu)合報告(gao)程序。
b. 不正確(que)。這里沒有(you)要求在(zai)某一期間內資金流與費用項目相一致(zhi)。
c.不正確。這應是(shi)人事或財務(wu)部門的一項職(zhi)能(neng)。
d.正確。內部(bu)審計師(shi)負責(ze)識(shi)別(bie)不充(chong)分的控制,評價管(guan)理(li)效果,以(yi)及(ji)查明一般風險(xian)。
4、審計(ji)委員會最有可能(neng)參與以下哪一(yi)事項(xiang)的審批?
a.審(shen)計職員的晉(jin)升和加(jia)薪。
b.內部審(shen)計報告中(zhong)的審(shen)計觀察結果(guo)和建(jian)議。
c.審計工作日程安排。
d.首(shou)席審計執行官的任命。
答案:d
解題思路:
a.不(bu)正確。首席(xi)審(shen)計(ji)(ji)執行官(guan)負責審(shen)計(ji)(ji)職員的晉升。
b.不正確。首席審計執行官負責簽發內部審計報(bao)告。
c.不(bu)正確(que)。這是內(nei)部(bu)審計部(bu)門計劃(hua)職能的(de)一部(bu)分。
d.正確。如果審(shen)計委(wei)員會(hui)參(can)與任命(ming)首(shou)席審(shen)計執行官,內部審(shen)計部門的獨立性將會(hui)得到(dao)加強。
5、 根據專業(ye)實(shi)務框(kuang)架,能實(shi)現內(nei)部審計獨立(li)性的途(tu)徑(jing)是(shi)
a.人員配置和監(jian)督。
b.持續的專(zhuan)業發(fa)展(zhan)和(he)應有(you)的職業審慎。
c.人際關(guan)系和(he)溝通。
d.組織狀(zhuang)況和客觀性(xing)。
答案:d
解題思路:
a.不正確(que)。人員配置和監督與內(nei)部(bu)審計部(bu)門的專業熟練性有關。
b.不正確。持續(xu)的專業發展和應有的職業審慎與內部審計師
的專業熟練性有關。
c.不(bu)正確。人際關系和溝通(tong)與內部審計(ji)師的專業熟(shu)練性有關。
d.正確。根(gen)據《實務公(gong)告》1100—1.1,組織(zhi)狀況和(he)客觀(guan)性(xing)可使內部(bu)審(shen)計(ji)部(bu)門(men)的成員做(zuo)出公(gong)正的和(he)不(bu)(bu)偏不(bu)(bu)倚(yi)的判斷,這(zhe)對(dui)恰當開展(zhan)審(shen)計(ji)工作(zuo)是必不(bu)(bu)可少(shao)的。
6、以下哪項(xiang)行(xing)為損害了(le)內部(bu)審計師的(de)獨(du)立性?
a.某內部審計師由于升(sheng)職將很快會(hui)負責某分(fen)部,但目前仍繼(ji)續對(dui)該(gai)分(fen)部實施(shi)審計。
b.基于預算(suan)限制(zhi)而縮小審(shen)計范圍。
c.加人某任務小組,為新分(fen)銷系統的控制標準提供建議(yi)。
d.在采(cai)購代理合(he)同生效之(zhi)前(qian)審查其草稿(gao)。
答案:a
解題思路:
a.正確。已升職(zhi)負責某營運部(bu)門的(de)(de)內部(bu)審(shen)計(ji)師不應該(gai)繼續審(shen)計(ji)該(gai)部(bu)門。根據《實務公告》1130—1.1,如果(guo)經合理(li)推斷認(ren)為可能出(chu)現利(li)益(yi)沖突或偏(pian)見的(de)(de)情況,首席(xi)審(shen)計(ji)執行(xing)官(guan)應重新指派內部(bu)審(shen)計(ji)師。
b.不正確。預(yu)算限制不會(hui)損害內部審(shen)計師的獨立性(xing)。
c.不正確。根據《實務公告》1130.A1—1.4,內部審計(ji)師可以為新(xin)系統的控制標準提供建議(yi)。但(dan)是,參與這個系統的設計(ji)、安裝,或(huo)操作就(jiu)可能會損害客觀性。
D.不正確。內部(bu)審(shen)計師可以(yi)在采購代理合同生效之前(qian)對(dui)其進行審(shen)查(cha)。
7、公(gong)司的(de)一(yi)個分部(bu)由于采納了內(nei)部(bu)審計(ji)師(shi)的(de)建議而(er)使成本節約,按照(zhao)公(gong)司分部(bu)的(de)獎勵計(ji)劃(hua),內(nei)部(bu)審計(ji)師(shi)得到了一(yi)份昂貴(gui)的(de)禮物。根(gen)據專業實務(wu)框(kuang)架,內(nei)部(bu)審計(ji)師(shi)最適當的(de)做法是
a.接受該禮物,因為審計業務已經(jing)結束、報告已經(jing)提出。
b.接受該(gai)禮物并全部捐給慈善(shan)事(shi)業。
c.告知審計部門管(guan)理層,詢(xun)問是否應(ying)該接受該禮物。
d.拒絕該(gai)(gai)禮物(wu)并告(gao)知(zhi)該(gai)(gai)分部經理的上級。
答案:c
解題思路:
a.不正確(que)。任何涉及給予這類禮物(wu)的事項都應(ying)告之(zhi)審計部(bu)門管(guan)理層。
b. 不正確。任(ren)何涉(she)及給予這類(lei)禮(li)物的事項都應告之審計部門管(guan)理層。
c. 正(zheng)確(que)。應該向(xiang)審計部門管理(li)層咨(zi)詢,尋求指導(dao)。
d.不正(zheng)確(que)。這會損(sun)害審計(ji)部(bu)(bu)門(men)與該(gai)部(bu)(bu)門(men)的(de)關系。應首先(xian)告知審計(ji)部(bu)(bu)門(men)管理層,向其咨詢,尋(xun)求指導。
8、以(yi)下(xia)哪種情(qing)況說明內(nei)部審計(ji)師可(ke)能缺(que)乏客觀性?
a.一個與主要客戶相連接的新的電子數(shu)據交換程(cheng)序運行之(zhi)前,內部審計師對其進行審核。
b.前任采購(gou)助理(li)調入內部審(shen)計部門四個月后,對采購(gou)業(ye)務的內部控(kong)制進行審(shen)查。
c.內部審(shen)計師建(jian)議制(zhi)(zhi)訂控(kong)制(zhi)(zhi)和業績(ji)考核標準,以(yi)便評估與(yu)服(fu)務商簽(qian)訂的(de)處(chu)理工資(zi)和雇員津貼(tie)的(de)合(he)同。
d.編(bian)制工資單的(de)會計(ji)職(zhi)員,協助內部審(shen)計(ji)師確認小型電(dian)動機(ji)的(de)實際(ji)庫(ku)存(cun)量。
答案:b
解題思路:
a.不正確。根據《實務公告》1130.A1—1.4,如果內部(bu)審計(ji)師在(zai)程序實施前對其進行審查,不會對其客觀性產生負面影(ying)響。
b.正(zheng)確(que)。根據《實務公告》1130.A1—1.3,對于剛(gang)調入審(shen)計(ji)部門(men)的(de)人員,只有經(jing)一段(duan)合理(li)的(de)時間之后(至少一年(nian)),才能被指派去審(shen)計(ji)他們以前曾經(jing)負責(ze)的(de)活動。
c.不正確。根據《實務公告(gao)》1130.A1—1.4,如果(guo)內部審計師在系(xi)統實施前建議采用(yong)控(kong)制標(biao)準,不會對(dui)其客觀性(xing)產(chan)生負(fu)面影響。
d.不正確。使(shi)用(yong)其他(ta)領域(yu)的(de)職員協助內部審計(ji)師不會損害客(ke)觀性,特別是在該職員來(lai)自被審計(ji)領域(yu)之外的(de)情況下。
9、某注冊內部審(shen)計(ji)師(CIA)以非(fei)內部審(shen)計(ji)師的(de)(de)身(shen)份擔任(ren)采購(gou)部門經理,他(ta)與供應商(shang)(shang)簽訂(ding)了一份價格、質量和性(xing)能(neng)的(de)(de)巨額采購(gou)合同。在簽訂(ding)合同后不(bu)久,該(gai)供應商(shang)(shang)向(xiang)這(zhe)一CIA贈送了一份貴(gui)重禮物。以下哪項對接受這(zhe)份禮物的(de)(de)陳述(shu)正確?
a. 如果(guo)不是慣例,應禁止接受禮(li)物。
b.接(jie)受禮物將違反IIA《道德規范》,對CIA而言是被禁止的。
c. 由于該(gai)CIA并未擔(dan)任該(gai)公(gong)司的內部審計師,因此接受禮物與(yu)否只受該(gai)組(zu)織行為規范的約束。
d.由于禮(li)物(wu)的贈送在簽訂合同之后,因此接受禮(li)物(wu)既不違(wei)反(fan)IIA《道德(de)規(gui)范》,也不違(wei)反(fan)組(zu)織的行為規(gui)范。
答案:b
解題思路:
a.不(bu)正確(que)。接受禮物(wu)容易被認(ren)為已損(sun)害(hai)了獨立性(xing),因此(ci)物(wu)是不(bu)可(ke)接受的。
b.正確。只要是CIA,除了該組織的(de)行為(wei)規范外,他或她還應(ying)受到職業道德規范約束(shu)。IIA《道德規范》中的(de)行為(wei)規則2.2規定,不應(ying)接受禮物,因(yin)為(wei)這(zhe)可(ke)能被認為(wei)已經影響了個人的(de)決策(ce)。
c.不(bu)正(zheng)確(que)。見題解b。
d.不正確。見題解b。此外,題目沒(mei)有(you)提供足夠(gou)的信息去判斷是否(fou)違(wei)反(fan)了組(zu)織的行(xing)(xing)為規范。然而,該行(xing)(xing)為容易(yi)被認為是接受(shou)回扣(kou)或好(hao)處。
10、被指派對(dui)供應(ying)商(shang)提供產品(pin)的質(zhi)量是否(fou)符(fu)合標準進行審(shen)計(ji)的內(nei)部審(shen)計(ji)師是供應(ying)商(shang)會計(ji)部主任(ren)的哥(ge)哥(ge),此時該(gai)審(shen)計(ji)師應(ying)當(dang):
a.接受該指派,但避免(mian)在現場工作中與會(hui)計部主任接觸。
b.接受該指(zhi)派(pai),但應當在業(ye)務(wu)最終(zhong)報(bao)告(gao)中披露這一關系。
c.將潛在的利益(yi)沖突通知供應商。
d.將潛(qian)在(zai)的利益(yi)沖突通知首席審計執行官。
答案:d
解題思路:
a.不正確。盡管(guan)該(gai)審計(ji)師避免與會計(ji)部(bu)主任接觸這仍然是(shi)利益沖(chong)突情況。
b.不(bu)正(zheng)確。潛在利益(yi)沖突或偏見的情況應(ying)避免,而非(fei)僅僅是披露。
c.不正(zheng)確。利益沖突情(qing)況應報告(gao)給首席審(shen)計(ji)執行官,而非供應商或審(shen)計(ji)客戶。
d. 正確。根據《實務公告》1130—1.1,內部審計師應向首席審計執行官進行報告任何已經出現或經合理推斷認為可能出現利益沖突或偏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