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公共行政的首(shou)要特點是它的( )。
A 政(zheng)治性(xing) B 公共性(xing)C 民主性(xing) D 法制性(xing)
2、發表了(le)公(gong)共(gong)行政(zheng)學的(de)開山之(zhi)作《行政(zheng)之(zhi)研究》的(de)是( )。
A 泰勒 B 韋伯 C 威爾遜 D 古德諾
3、20世(shi)紀(ji)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li)職能(neng)概括為( )。
A 計劃、組織、人事、指揮(hui)、協調、報(bao)告、預算
B 領(ling)導、決策(ce)、組織、指(zhi)揮、協調(diao)、人(ren)事、預算
C 計(ji)劃、領導、人事、指(zhi)揮、組織、報(bao)告、預算(suan)
D 計劃、領導(dao)、人(ren)事、溝(gou)通、協調(diao)、組織、預(yu)算(suan)
4、我(wo)國(guo)(guo)早(zao)提(ti)出(chu)學(xue)(xue)習行(xing)政學(xue)(xue)的(de)是梁(liang)啟超(chao),他于1876年(nian)在( )中(zhong)提(ti)出(chu)“我(wo)國(guo)(guo)公卿要學(xue)(xue)習行(xing)政學(xue)(xue)”。
A《行(xing)(xing)政學原理(li)》 B《論(lun)譯書》C《行(xing)(xing)政學的(de)理(li)論(lun)與實際》 D《行(xing)(xing)政學》
5、公共(gong)(gong)行政環境(jing)的( )首(shou)先表現(xian)在各種公共(gong)(gong)行政環境(jing)之間的差異性上。
A 約束性(xing)(xing) B 復雜性(xing)(xing) C 不穩定性(xing)(xing) D 特殊性(xing)(xing)
6、美國哈佛大學(xue)教授(shou)( )先提出(chu)對公(gong)共行(xing)政環境問題(ti)進(jin)行(xing)研究。
A 高斯 B 里格斯 C 德魯(lu)克 D 古立克
7、公共(gong)行(xing)(xing)政(zheng)生(sheng)態(tai)學的代(dai)表作《公共(gong)行(xing)(xing)政(zheng)生(sheng)態(tai)學》于1961年發(fa)表,該書(shu)的作者是( )。
A 里格(ge)斯 B 古(gu)立克(ke) C 德魯克(ke) D 高斯
8、公(gong)共行政生態學(xue)的(de)代表作是里格斯的(de)( )。
A 《美國(guo)社會與公共行政》 B 《公共行政生態學》
C 《比較(jiao)公共行政(zheng)模式》 D 《政(zheng)府生態(tai)學》
9、組織(zhi)(zhi)文化包括組織(zhi)(zhi)觀念、法律(lv)意(yi)識、道德感情和價值觀等,其(qi)中( )是組織(zhi)(zhi)文化的(de)核心(xin)。
A 組織觀念 B 價(jia)值觀 C 道德感情 D 法(fa)律意識
10、公共行政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 )。
A 政(zheng)(zheng)(zheng)府職(zhi)能 B 行政(zheng)(zheng)(zheng)監(jian)督(du) C 行政(zheng)(zheng)(zheng)決策 D 行政(zheng)(zheng)(zheng)體制
11、我國(guo)(guo)于1998年又進行了機構改革,改革后(hou)的國(guo)(guo)務院原(yuan)40個部門(men)減為(wei)( )。
A 30 B 31 C 28 D 29
12、政府只是充當“守夜人”的(de)角(jiao)(jiao)色,也就是“夜警察(cha)”的(de)角(jiao)(jiao)色的(de)時期是( )。
A 自由資(zi)本主(zhu)(zhu)義(yi)(yi) B 前資(zi)本主(zhu)(zhu)義(yi)(yi) C 當代資(zi)本主(zhu)(zhu)義(yi)(yi) D 壟斷資(zi)本主(zhu)(zhu)義(yi)(yi)
13、政(zheng)府由(you)“守夜人”變成“社會主(zhu)宰(zai)者(zhe)”的時期是(shi)( )。
A 前資(zi)本(ben)主義 B 自由資(zi)本(ben)主義 C 壟斷資(zi)本(ben)主義 D 當代資(zi)本(ben)主義
14、內閣制,起源于18世紀的( )國(guo)(guo),后來為許多西方國(guo)(guo)家(jia)所采用(yong)。
A 英國 B 美國 C 日本 D 加拿大
15、英國地方(fang)政府形式是典型的(de)( )體制。
A 三權分(fen)立(li)制地(di)方(fang)政(zheng)(zheng)府(fu) B 民(min)主集(ji)中制地(di)方(fang)政(zheng)(zheng)府(fu) C 行(xing)政(zheng)(zheng)體(ti)地(di)方(fang)政(zheng)(zheng)府(fu) D 自治體(ti)地(di)方(fang)政(zheng)(zheng)府(fu)
參考答案
1.B 2.C 3.A 4.B 5.D
6.A 7.A 8.B 9.B 10.A
11.D 12.A 13.C 14.A 15.D
1、對于(yu)一般的省、市、縣、鄉(xiang)(xiang)而言,實行民族自(zi)治(zhi)的自(zi)治(zhi)區(qu)、自(zi)治(zhi)州、自(zi)治(zhi)縣、自(zi)治(zhi)鄉(xiang)(xiang)就是( )的行政區(qu)。
A、特殊型 B、發展型 C、傳統型 D、現代型
2、我(wo)國(guo)由人民(min)代表(biao)投票選舉(ju)產生政府的制度屬于( )。
A、選任(ren)(ren)制(zhi) B、委(wei)任(ren)(ren)制(zhi) C、考任(ren)(ren)制(zhi) D、聘任(ren)(ren)制(zhi)
3、中央一(yi)些部委和一(yi)些省市公開招考司(si)(局、廳)級和處級的(de)制度屬于( )。
A、聘任(ren)(ren)制 B、委任(ren)(ren)制 C、考任(ren)(ren)制 D、選任(ren)(ren)制
4、美(mei)國的文官委員會、日本(ben)的人事院等(deng)機構屬于( )類(lei)型。
A、部外制 B、部內制 C、折中制 D、黨(dang)統一領導制
5、西(xi)方國(guo)(guo)家(jia)公(gong)務(wu)員制度是資本主義(yi)制度的(de)(de)(de)產(chan)(chan)物,它源于(yu)中(zhong)國(guo)(guo)古(gu)代的(de)(de)(de)科舉制,而(er)始于(yu)( )國(guo)(guo)資產(chan)(chan)階級革命(ming)后建立的(de)(de)(de)文(wen)官制度。
A、美 B、日本 C、法 D、英
6、世界上第一個(ge)建立(li)文(wen)官制(zhi)度的國家是( )。
A、法國(guo) B、美國(guo) C、中(zhong)國(guo) D、英(ying)國(guo)
7、職位分類早產生(sheng)于19世紀(ji)的(de)( )國(guo),后被許多國(guo)家(jia)所效仿。
A、法 B、美 C、中 D、英
8、行(xing)政(zheng)評(ping)(ping)估準備階段,評(ping)(ping)估工作的(de)第(di)一步(bu)是( )。
A、明(ming)確評(ping)估目的 B、選擇評(ping)估標準 C、培訓(xun)工作(zuo)人員 D、確定評(ping)估對象
9、1987年頒布實行的《全(quan)國(guo)人(ren)大常委會辦公廳(ting)、國(guo)務院辦公廳(ting)關于(yu)地(di)方性法規備(bei)(bei)案(an)工(gong)作的通知》要求,備(bei)(bei)案(an)的地(di)方性法規、自(zi)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應于(yu)批準之(zhi)日(ri)起的( )日(ri)內報送國(guo)務院各十五份。
A、十五 B、三十 C、四十五 D、六十
10、省(sheng)、自治區(qu)、直轄市,省(sheng)、自治區(qu)人民政府及所在地(di)的(de)市和國(guo)務院批準(zhun)的(de)較大(da)的(de)市的(de)人民政府,國(guo)務院各(ge)部委、各(ge)直屬機構(gou)制定(ding)和發布的(de)規(gui)(gui)定(ding)、辦法、實施細則等規(gui)(gui)章應于(yu)批準(zhun)之(zhi)日(ri)起( )日(ri)內將其文本、起草說明、備案報(bao)告等有關材料一式二十五份報(bao)國(guo)務院備案。
A、十五(wu) B、三十 C、四十五(wu) D、六十
11、對涉及國家行政機關以(yi)外的(de)中(zhong)國共產(chan)黨(dang)黨(dang)員的(de)案件,需(xu)要給予(yu)(yu)處(chu)分(fen)(fen)的(de),則只由( )給予(yu)(yu)黨(dang)紀處(chu)分(fen)(fen)。
A、檢察機(ji)關(guan)(guan) B、行政監(jian)察機(ji)關(guan)(guan) C、黨的(de)紀(ji)律檢查機(ji)關(guan)(guan) D、黨的(de)紀(ji)律檢查機(ji)關(guan)(guan)和行政監(jian)察機(ji)關(guan)(guan)
12、國家預算(suan)中占(zhan)主導地位的是( )。
A、中(zhong)央預算 B、縣級(ji)預算 C、省級(ji)預算 D、市(shi)級(ji)預算
13、稅(shui)收制度的(de)核心內容(rong)是( )。
A、稅(shui)種(zhong) B、稅(shui)法 C、納(na)稅(shui)人 D、稅(shui)率(lv)
14、目標(biao)管理(li)方法是( )于20世(shi)紀(ji)50年代(dai),應用系(xi)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和人際關系(xi)理(li)論而(er)提出的一種新的管理(li)方法。
A、德魯克 B、西蒙 C、伍德沃(wo)德 D、菲德勒(le)
15、從20世紀(ji)( )年代開(kai)始,西方發達(da)國家相繼開(kai)始進(jin)行(xing)行(xing)政(zheng)改革,然后(hou)許(xu)多發展中國家因為(wei)實行(xing)市場化也進(jin)行(xing)不同程度的行(xing)政(zheng)改革。
A、50 B、60 C、70 D、80
參考答案:
1-5、A A C A D
6-10 D B D B B
11-20 C A B A C
1、我(wo)國早出現行(xing)政這一概念是在(zai)《__________》上。
2、發表(biao)了公共行(xing)政學的(de)開(kai)山之作《行(xing)政之研究》的(de)作者(zhe)是___________。
3、被稱為“組織理論(lun)之父”的(de)是___________。
4、提出管理五項職能和14條(tiao)管理原則的是___________。
5、1876年(nian)___________在(zai)《論譯書》中(zhong)提出(chu)“我國公卿要學習行政學”。
6、公共(gong)(gong)行(xing)政(zheng)學研(yan)究的(de)第二(er)種取向是(shi)___________,它產生(sheng)于美國羅斯福新政(zheng)和第二(er)次世界(jie)大(da)戰期間(jian)對公共(gong)(gong)行(xing)政(zheng)脫離(li)政(zheng)治的(de)批判。
7、美國哈佛大學教(jiao)授高(gao)斯先提出對___________問題進行研(yan)究。
8、組織(zhi)文(wen)(wen)化包(bao)括(kuo)組織(zhi)觀(guan)念、法律意識、道德感(gan)情(qing)和價值觀(guan)等,其(qi)中___________是(shi)組織(zhi)文(wen)(wen)化的核心。
9、要正(zheng)確地(di)界定(ding)政府(fu)職能,必(bi)須(xu)正(zheng)確地(di)處理政府(fu)與(yu)社會(hui)(hui)、政府(fu)與(yu)市場(chang)、政府(fu)與(yu)社會(hui)(hui)組織、政府(fu)與(yu)___________的(de)(de)關系(xi),同(tong)時也必(bi)須(xu)考慮到社會(hui)(hui)的(de)(de)發(fa)展程度(du)和政治民主的(de)(de)發(fa)展的(de)(de)水平。
10、政府為公眾服(fu)務首先表(biao)現在其(qi)___________上(shang)。
參考答案:
1、鋼鑒易知錄(lu) 2、威爾遜 3、韋伯 4、法約(yue)爾 5、梁(liang)啟超(chao)
6、政治取向 7、公共行政環境 8、價值觀 9、公民 10、非贏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