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職教育碩士教育學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三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產生教育的具基礎性的條件是( )。
A.社會實踐 B.語言的產生 C.生產勞動 D.學校的出現
2.“因材施教”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
A.差異性 B.不均衡性 C.階段性 D.順序性
3.國家對教育什么樣人才的總要求,就是( )
A.教學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養目標 D.教學目標
4.便于老師教學和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課程類型是()
A.學科課程 B.核心課程 C.綜合課程 D.活動課程
5.早在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進行闡述的教育家是( )
A.斯賓塞 B.盧梭 C.洛克 D.夸美紐斯
6.以重視學生的自學和獨立作業為顯著特點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道爾頓制 B.文納特卡制 C.貝爾-蘭喀斯特制 D.特朗普制
7.規定“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的法規是( )
A.《憲法》 B.《義務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護法》 D.《兒童權利公約》
8.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緒狀態對整個機體能起到調節作用,幫助人們戰勝疾病和殘缺,使身心依然得到發展。這說明了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
A.不平衡性 B.互補性 C.階段性 D.順序性
9.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稱為( )
A.德育過程 B.德育原則 C.德育目標 D.德育內容
10.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點應放在( )。
A.建立班級常規制度 B.協調各種教育力量
C.建立班級檔案 D.日常的班級活動。
二、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發展個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礎上,充分把人的__________表現出來。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___________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3.體育是授予學生有關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自我保健的意識和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___________的教育。
4.德育過程是____________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過程。
5.課外活動的內容應根據教育方針、培養目標,_____________以及校內外實際來確定。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學制
2.美育
3.目標參照性評價
4.前景教育原則
5.教學組織形式
四、判斷題(先判斷正誤,再簡要解釋內容或說明理由。每小題5分,共25分)
1.新科技革命的影響,更強調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教師具有學科專業素養就是指學好專業知識。
3.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4.班級集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教學評價貫徹客觀性原則,就是指評價標準客觀,不帶隨意性。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結合教學實際分析教師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
2.聯系實際分析班主任在班級組織管理中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題(本題15分)
英語課上,老師正在講課,有一名女生不認真聽講卻在玩弄頭發。老師暗示、提醒幾次無效后,沒好氣地說:“看你這頭發像雞婆頭一樣,有什么好玩?”這個女生氣憤地頂了幾句嘴,英語老師就喝令這個女生站到教室后面去。事后,該英語老師說:有的學生太調皮了,成績不好又不好好學習,上課玩頭發還惹老師生氣,一定要對她們要求嚴格點,才能教育好她們。
試從德育原則和德育方法的角度評析案例中該英語老師的做法。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產生教育的具基礎性的條件是( )。
A.社會實踐 B.語言的產生 C.生產勞動 D.學校的出現
2.“因材施教”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
A.差異性 B.不均衡性 C.階段性 D.順序性
3.國家對教育什么樣人才的總要求,就是( )
A.教學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養目標 D.教學目標
4.便于老師教學和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課程類型是()
A.學科課程 B.核心課程 C.綜合課程 D.活動課程
5.早在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進行闡述的教育家是( )
A.斯賓塞 B.盧梭 C.洛克 D.夸美紐斯
6.以重視學生的自學和獨立作業為顯著特點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道爾頓制 B.文納特卡制 C.貝爾-蘭喀斯特制 D.特朗普制
7.規定“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的法規是( )
A.《憲法》 B.《義務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護法》 D.《兒童權利公約》
8.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緒狀態對整個機體能起到調節作用,幫助人們戰勝疾病和殘缺,使身心依然得到發展。這說明了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
A.不平衡性 B.互補性 C.階段性 D.順序性
9.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稱為( )
A.德育過程 B.德育原則 C.德育目標 D.德育內容
10.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點應放在( )。
A.建立班級常規制度 B.協調各種教育力量
C.建立班級檔案 D.日常的班級活動。
二、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發展個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礎上,充分把人的__________表現出來。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___________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3.體育是授予學生有關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自我保健的意識和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___________的教育。
4.德育過程是____________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過程。
5.課外活動的內容應根據教育方針、培養目標,_____________以及校內外實際來確定。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學制
2.美育
3.目標參照性評價
4.前景教育原則
5.教學組織形式
四、判斷題(先判斷正誤,再簡要解釋內容或說明理由。每小題5分,共25分)
1.新科技革命的影響,更強調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教師具有學科專業素養就是指學好專業知識。
3.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4.班級集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教學評價貫徹客觀性原則,就是指評價標準客觀,不帶隨意性。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結合教學實際分析教師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
2.聯系實際分析班主任在班級組織管理中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題(本題15分)
英語課上,老師正在講課,有一名女生不認真聽講卻在玩弄頭發。老師暗示、提醒幾次無效后,沒好氣地說:“看你這頭發像雞婆頭一樣,有什么好玩?”這個女生氣憤地頂了幾句嘴,英語老師就喝令這個女生站到教室后面去。事后,該英語老師說:有的學生太調皮了,成績不好又不好好學習,上課玩頭發還惹老師生氣,一定要對她們要求嚴格點,才能教育好她們。
試從德育原則和德育方法的角度評析案例中該英語老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