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一門科學,主要研究個體的心理:包括認知、動機、情緒和人格,以及團體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等等。
心理學源于西方哲學
心理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科學,以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心理學起源于西方哲學。而西方哲學則發展自兩千多年的古希臘。到19世紀末,生物科學的發展讓心理學脫離了哲學,并逐漸發展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心理學開始被界定為科學的范疇。
第一次使用Psychologia
心理學的英文“Psychology”,有古希臘的“psyche”與“logos”兩個詞演變而來,意識分別為“靈魂”、“講述”,連在一起稱為“心理闡述心靈”。
1502年,塞爾維亞人馬如立克首次用psychology這個詞發表講述大眾心理的文章。這是有記載的心理學這一術語的最早用處。
第一個心理學實驗
公元七世紀,古埃及的一個國王為了證明埃及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把兩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帶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供他們吃飯飲水卻不允許與他人交流。國王認為,等孩子長大發出的第一個音節一定是人類祖先的語言。他希望這個音節屬于埃及語言。事與愿違,孩子們發出的第一個音節與埃及語言根本無關。國王傷心無比。
這是人類歷,有記載最早的心理學實驗,雖然失敗了,但還是說明前人栽探尋人類自己的道路上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
心理學與行為的關系
行為異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著密切的聯系。行為是有機體的反應系統。心理支配著行為,又通過行為表現出來。因此,心理學也成為研究行為的科學。
心理學深受其他學科的影響
從哲學中獨立出來的心理學分為實驗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實驗心理學是受物理學的影響;精神分析學是受醫學的影響;社會學影響產生社會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什么?
心理學研究人以及動物的心理現象,它既研究個體心理學業研究團體心理、社會心理。
時刻都在發生的心理活動
不論我們自己有沒有察覺。心理活動無時不刻不在發生。我們每天睜著眼睛的時候,它都切切實實的發生著。我們每天與人打交道時,有的人會讓你高興,有的人會讓你郁悶,這都是一種心理體驗;我們覺得餓了、心情愉悅了等等也都是心理活動的各種體驗。心理學就是研究人的這些心理活動是如何發生的。
心理活動分為外在和內在兩種,外在的個性心理可以被直接觀察到,包括語言、動作、表情等,內在心理活動不能直接被觀察,但通過某種途徑可以間接的觀察到,如認知、情緒、意志和人格等。所有的心理過程都是密切聯系,相互制約的。
人有各種不同的“笑”:微笑,幸福的笑,苦澀的笑,痛苦的笑,*詐的笑,艱難的笑,得意的笑,神秘的笑等等。盡管笑的內容、笑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地方,但都是屬于內心活動的外在表現。心理學正是通過觀察人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并以此揭示心理活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