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明年6月,GMAT考試將進行改革,考試的整體結構不會有太大變化,其中,GMAT分析性寫作部分取消了Issue,只保留Argument,同時增加綜合推理部分對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進行考核。由于在商學院的學習過程中,統計和計量學相關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考生著重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考試整體結構不大變,商學院平等對待改革前與改革后成績
GMAT考試改革將確定在2012年6月,整體上目前800分總成績依然只計算語文和數學,GMAT的這兩部分的考試時間長度也不變,意味著考試的整體結構不會大變化。但會在現行的GMAT分析性寫作部分進行調整,取消issue,只保留argument。會獨立增加綜合推理部分。考生需要對包括統計圖、圖表及電子表格等在內的不同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得出結論并推導不同量化信息間的關系。
在對話中,中歐MBA招生與職業發展主任李媛媛女士提到,在商學院的學習過程中,運用統計和計量學知識分析數據,進行計算和決策是在頂尖商學院中必須擁有的。因此,國內考生在新GMAT考試準備過程中需切實提高分析能力。
改革后的GMAT考試成績單,總分還是800分,依然只計算語文和數學,這兩部分的評分會維持在200至800分之間,題目內容和形式維持原狀,在商學院申請中依然占主體地位。就這點,郭凡民先生表示,GMAT成績是5年有效,所以在明年6月之前參加考試的成績單在6月之后依然有效。站在商學院的角度,中歐MBA招生與職業發展主任李媛媛老師表示,雖然商學院歡迎GMAC作出改革,幫助商學院有效確認申請者的素質,但商學院不會因為沒有綜合推理部分的獨立分數就不會錄取申請者,也不會建議6月之前考試的考試去獲取這個分數,因為錄取過程中,商學院不僅僅關注GMAT成績,還關注職業發展背景、本科學習和其他soft skill, 所以廣大申請者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規劃去安排自己的備考與申請。
出分時間將由10天延長到20天,申請者需早規劃、早安排
由于新增題型的判分周期和為了配合題型改革的嚴謹度,博智留學部總監李福平建議:2012年6月之后GMAC給出最終成績的時間將由目前的10個工作日延長到20個工作日,這一點對于廣大申請者尤其是那些有拖延習慣的申請而言,尤其需要注意要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考試和申請時間規劃。要趕在明年ED和第一輪申請的建議提前安排在7-9月中旬之前考試,要趕圣誕節前或者第二輪申請的一定要趕在10-12月初考試。以免成績單晚寄導致趕不上申請輪次。
新增綜合推理成績一年過渡期,2012年4月出《Official Guide 13》
2012年6月起,GMAT成績增加的新題型integrated reasoning,簡稱IR,中文翻譯為綜合多源推理分析題,考生將在考試后獲得這部分的獨立評分。為了幫助商學院和考生適應GMAC提供的這部分評分,并逐步成為評定申請者的重要素質之一。GMAC特別為此設定一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之內,GMAC會獨立評出考生的綜合推理分,但是否成為商學院的錄取參考標準由商學院獨立決定。也就意味著申請2012年的考生暫時不用擔心新題型帶來的影響,但是2013年有IR成績的考生可能會比沒有IR的考生更有競爭優勢。從逆向取勢來說,面對GRE針對商學院的滲透,博智GMAT專職教師唐瑭老師分析:GMAC設計出IR測試的能力直接針對真實商業環境中的信息處理能力,包括針對性的四種能力考察:1,assimilate攝取信息2,interpret解讀信息3,convert data轉換信息4,evaluate outcomes評估結果。對應的題目類型則包括:1 multi-source reasoning 多源推理,2 table analysis 表格分析 3 graphics interpretation 圖表解讀 4 two-part analysis 雙重分析。具體的形式包括:傳統的選擇題,多重是非選擇題,下拉菜單選擇形式,以及填表題。時間30分鐘,一共12組題(每組一道或者多道)。IR題目的界面將提供屏幕計算器,但僅限這30分鐘。題目采用固定題庫隨機抽選,不再使用計算機自適應考試,考生當場可獲得原始分數。GMAC也希望通過這部分的素質考核能夠幫助商學院評定申請者的綜合素質,這也符合GMAC提出的“GMAT designed by business school and for business school”的理念。
為了配合綜合推理題的推出,郭凡民先生透露:GMAC已經就新版OG作出安排,預計于2012年4月推出第13版OG。相比于08年推出的第12版OG,新版OG將會提供大量新的練習題和針對IR的完整介紹與解題解析。國內的考生可以參考博智教育協助GMAC在中國推廣的《2012GMAT新題解析》小手冊進行前期備考參考。手冊中已經提供IR四類題型的4道樣題,這是目前中國考生可以接觸到的紙版資料。并且里邊集合了中國考生對新題型的做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