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走進人大附中,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學校:寬敞整潔的校園、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充滿活力的運動場,這一切都讓我充滿向往。
但在隨后的兩年中,我在仁華的成績卻在走下坡路:四年級降到了4班、五班了。這時,媽媽和前幾班孩子的家長交流了情況,并和我一起分析了我的學習情況,得出的結論是:我的學習成績之所以下降,是因為我在奧數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夠,每周只在仁華上數學課,課下只是完成那里的作業(一般只有兩到三題),所以解題的技巧和熟練程度都略顯不足,學習成績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我也想過,也許我還保持著自己原有的水平,但其他同學都有了進步,所以我便顯得退步了。
三至五年級許許多多個周末我都在人大附中上課,我對人大附中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在我的心中,進入人大附中學習仍是我的夢想。但是那時,能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我的心里也沒有把握。
有幸的是,五年級結束后的那個暑假,我參加了奧數的培訓班,在培訓班中,我上課認真聽講,課后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做作業并及時總結所學過的知識。關于整理和總結這點,我是深有體會:如果光靠上課聽講,回家不整理錯題的話,那就等于什么也沒學到,所以重要的還是應該多做整理和總結。
仁華學校在六年級開學后共考了六次試。由于我的水平已經有了提高,所以在考完前三次試后,我被分到了5班的前十名。重要的可能還是后考試:在這次考試中,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水平,一躍成為第一批參加人大附中面試、第一批接到人大附中初錄通知的學生。
其實人大附中錄取學生時,也不全看數學成績,直到今天,參加人大附面試的過程我仍然記得很清楚:十位老師與十位同學面對面,爸爸媽媽就也坐在我們的身后,那個場面真有些莊嚴。面試開始了,老師先讓同學們作自我介紹,如姓名、來自哪個學校,在學校里取得的主要成績等。然后老師出了考察記憶力的題:快速記憶數字或某個畫面中的內容,然后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搶答。接著是考察想象力的題:老師給出一個圖形,讓同學說說根據這個圖形想到了什么。然后是考察心理素質的題:老師說有兩組活動,一組是數火柴棍,數對了得到一份獎勵;另一組是發揮想象力制作一件物品,做好后可得到2份獎勵,問同學們會選擇哪個組。選擇完后,老師還問了一道很抽象的題:“什么是幸福?”在整個面試過程中,每一道題我都積極舉手發言,努力地向老師們展現好的自己。面試的后,是讓爸爸或媽媽用20個字介紹自己的孩子。
我想,我能考上人大附中,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我不偏科。小學期間我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很多文學作品,這使我擁有了比較廣的知識面,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對奧數學習也很有幫助,同時,大量閱讀也使我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在潛移默化中有了很大提高。在第七屆全國“春蕾杯”作文競賽中我獲得了二等獎。
后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想考上人大附中,那就一定要考上仁華學校。因為每次仁華上課時班主任都會記錄大家的學習情況,所以人大附中就會對這些學生比較熟悉,在挑選學生時大部分都會從仁華的學生里挑,這樣對人大附中來說是比較有把握的。已經考上仁華學校的同學也不能掉以輕心,希望你們能夠吸取我前幾年的教訓,把基本功打扎實,不要像我一樣,在仁華的班次逐漸下滑,差點失去了考上人大附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