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一
居里夫人小時候的故事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么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后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后,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2.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二
凡高的童年
凡高從孩子們面前走了過去,一言不發。他出了園門,穿過田野,沿著草地的小徑前行。他要到溪邊去,孩子們從他隨身所帶的玻璃瓶和魚網中看出了這一點。但是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敢在他身后問:“哥哥,我能一起去嗎?”不過,他們很了解他在捕捉水里的昆蟲時有多聰明。他回來時,總給他們看各種各樣的甲殼蟲:有著閃爍的`、褐色的殼,大而圓的眼睛,以及從水中出來后便神經質地伸縮著的彎曲的腿……孩子們帶著尊敬的口氣談論他,毫無嘲弄之意,但是他們不敢要求去那清新涼爽的溪邊,溪邊開放著為美麗的勿忘我和玫瑰色的睡蓮,在那兒,把雙手插入閃光的白沙之中,不受半點塵染。孩子們憑本能感覺到:他們的哥哥喜歡獨處。如果父親送他去的那個寄宿學校有個假期,他所尋求的不是陪伴,而是孤獨。 他知道珍貴的花長于何處。他避開那有著筆直街道的井然有序小屋的村莊,通過丘陵和山谷尋他的道路。每次他總能發現令人驚奇的東西,窺察到處于自然棲息地的稀有的動物和鳥類,對于鳥類,他知道它們筑巢或生活的地方。如果看到一對云雀降落在麥田里,他知道該怎樣接近它們而不折斷周圍的禾葉。 那時候他沒有留下一幅鋼筆或鉛筆的素描。這個未來的畫家當時并沒想畫畫,只是沉思默想。還是一個小男孩時,他曾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審視一個雕塑家的助手用粘土給他做成的小像。8歲那年,他畫了一幅畫:冬天的花園里,一只貓在光禿禿的蘋果樹上瘋狂地飛奔著。 這使母親大吃一驚,孩子藝術感覺的自然表達是如此驚人,她竟然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過了好久,這件事才被父母提起。
3.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三
魯迅成長故事
童年時代,魯迅常跟母親住到紹興鄉下安橋頭外婆家里,后來又到皇甫莊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橋頭、黃甫莊都在紹興昌安門外水鄉,寬狹縱橫的河流靜靜地流過村邊。魯迅喜歡到鄉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嶄新的世界。因為在這里不僅可以免讀深奧難懂的《四書》、《五經》,還可以同農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網的河上去劃船、捉魚、釣蝦,去欣賞帶著點點漁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鵝、牧牛、摘羅漢豆,呼吸清新的空氣…… 每逢村子里演社戲的時候,魯迅就和小伙伴們一起搖船兒來到半個在岸上、半個在湖里的戲臺前面,看武功演員翻筋斗。有時,他還和農民的孩子一起學演戲、扮小鬼。他們在臉上涂上幾筆彩畫,手握一桿桿鋼叉躍上臺去,愉快地玩耍著。 農村,對少年時代的魯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這片自由的天地里,魯迅不僅學到了許多社會知識和生產知識,還和農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逐漸了解了農民勤勞、質樸的性格,同時也看到了舊社會階段壓迫、階級剝削的血淋淋的事實。魯迅和農民的孩子常念誦的一首漁歌中,就有這樣的悲慘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兩天不下河打漁),餓得發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要哭出聲。”這些對魯迅的思想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魯迅知道農民“是畢生受著壓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鳥并不一樣”。
4.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四
李四光
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原名李仲揆。14歲那年,因他學業優異,被保送去日本學習。在填寫出國護照時,他把歲數“十四”誤填入姓名欄里。怎么辦?李仲揆靈機一動,把“十”加幾筆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氣了;又在后面加了一個“光”字。從此,他先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時刻,家里很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又臥床不起。父親是教書老師,收入微薄,媽媽一人種田,日子很艱難。李四光排行老二,年歲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時看到媽媽一人干活,心里惆悵,就千方百計幫助媽媽干活。天剛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裝得滿滿的;上山砍柴,總要挑得滿滿的才回家。
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友人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采幾節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著它生長的方向一點點把泥踩去,收成一根根完整的鮮藕。
后來,李四光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官辦小私塾。考試發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私塾,他用功攻讀,刻苦鉆研,成為小私塾一位優等生。14歲那年,他被學院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學時代,他對地質學發生了興趣,立志尋求地質組織的奧秘。
幾十年來,他在地質組織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質力學的組織理論,并用這個理論去搜索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展望地震,開發地熱,在中國地質,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5.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五
伏明霞
伏明霞,這個中國的小明星,像天邊一道雄壯彩霞,11歲就照亮了天際,成為億萬人矚目的世界冠軍;14歲成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金牌得主,4年后又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兩枚跳水金牌,成為當今跳水界甚至整個體育界的走紅人物。
小明霞7歲先練跳水。她吃了不知多少苦,流了不知多少淚。為了加強關節的柔韌性,矯正孩子們的關節,教練每天都讓小家伙在各自房間里練功。他們坐在小板凳上,把雙腿平放在另一個小板凳上,然后由教練或探望的家長協助,坐在小家伙的雙膝上。大人100多斤的重量,一壓就是幾十分鐘,孩子關節痛苦悲傷難熬的程度,是可以想象出來的。小明霞疼得眼淚像決堤河水嘩嘩流個不止。她用小手使勁拍打著媽媽,尖聲喊著:“到時候了吧?到時候了吧?”媽媽為了讓孩子成才,真是鐵石心腸,不為所動。小明霞盡管連聲哭叫討饒,但第二個晚上,她照樣乖乖地坐在板凳上,等著壓韌帶。這是一個多么有毅力的孩子啊!成功正是孕育在堅韌不拔的毅力之中。
1987年,小明霞被國家跳水隊教練於芬看中了。經過精心培養和嚴厲的訓練,小姑娘先一步一步登上了世界冠軍的寶座。1990年7月,在美國西雅圖舉辦的友好運動會上,徐益明教練果斷地把伏明霞推到疾風暴雨中考驗,讓她參與了競賽。面對人高馬大的外國運動員,伏明霞就像童話里的小矮人。但小明霞猶如佼佼不群,技壓群芳,終於奪得友好運動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金牌。中國小女孩一會兒爆出了世界大賽的冷門。
1991年1月4日,在佩思世界錦標賽女子跳臺賽中,伏明霞又贏得了這個項目的冠軍。從此,伏明霞像九霄彩霞一般照亮天際。然而,任重而道遠,正如她在1992年7月26日的日記中所寫:“今天預賽收獲不錯,我排在第一;但那已經成為以前,明天我要重新先,一輪一輪地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2年7月27日跳臺跳水決賽中,伏明霞沉著穩健地一輪一輪拼到底,戰勝了所有的對手,為祖國贏得了又一枚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的金牌。14歲的小明霞再次成為萬眾仰慕的明星。
6.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六
楊利偉
楊利偉的家鄉是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這是山海關外一個依山傍海的美麗縣城,今年38歲的楊利偉曾經在綏中生活了長達18年的時候,可以說,楊利偉的童年、少年以及一部分青年時代就是在這樣一個寧靜而平和的小鎮度過的。
1965年6月21日,楊利偉出生在遼寧省綏中縣綏中鎮。爸爸楊德元、媽媽魏桂蘭同在鎮里一家中學當教師(爸爸后調到縣土產公司)。小利偉自幼比擬文弱、性格內向、缺少膽量。8歲那年的一天,母親讓他到房后頭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試了再試,半天的時候以前了,額頭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卻始終不敢登上離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對小利偉的膽怯,在鎮學院做教師的爸媽擔憂地說:“這孩子的性格不改變,怕是長大后不能成事。”為了改變小利偉的性格,每年寒署假日,爸爸有意識地帶他去爬山、到縣東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帶他去大山里爬樹采摘果實。9歲這年秋天,在綏中鎮北巍巍的燕山山腳下,經父親鼓勵,小利偉生平第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上,當從大樹上下到地面的時刻,渾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偉張開雙臂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聲喊道:“爸爸,我成功了!”孩子少有這激動的高喊聲,似乎擊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聲,震憾并回蕩在幽暗的山谷。看見孩子第勇敢地戰勝自己,父子倆人竟喜極而泣。從此,小利偉竟對探險及運動有了興趣。常常同伙伴四處奔波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訪狐洞、尋訪古寺遺址,尋覓傳說中的“鏈鎖地井”。看完《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嗄》、《雞毛信》等戰爭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幫助同班的小伙伴趕制了紅纓槍,毛遂自薦當上了兒童團長,帶領“紅軍”攻克“白軍”山頭陣地,活捉了“胡漢山”、日本皇軍頭子“龜田”。他還常率領伙伴在學院的操場上“飛礙阻”、操練投擲鐵餅、跑百米。在親人的眼里,小利偉真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遼西的許多鄉鎮素有故事之鄉之稱。綏中縣綏中鎮更有“講古王”、“故事王”搖籃的美譽。綏中清朝時就是遼西及關外各路商賈販客通往遼南、遼北、遼東的交通要道。稱它是東北黑土地上的“絲稠之路”集散地一點也不過份。各大酒家、車店云集鎮中。夜晚食宿的客人為了打發寂寞,就集在一路講出各自從不同地區帶來的傳說和故事。逐漸地,說書講古的人在這里便成為了“職業”。講的、聽的、傳的多了,這里不只是商貿的集散地,更是民間傳說故事的集散地。這里的家家戶戶旮旮旯旯都盛滿著古老的傳說故事。楊利偉的外公、外婆便是當地有名的民間故事家。小利偉從小就常住在聽各種民間故事長大的且為講古說書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媽媽講的傳說故事里。在大人們講的各種傳說故事中,令小利偉著迷的是七月七《牛郎會織女》的傳說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這類飛天神話故事。聽多了,具有思索與探密精神的他,便常常在夜晚站在庭院里望著浩渺夜空,想像著宇宙里的神奇。他常常對媽媽說:“等我長大后,我必定飛上天空去見牛郎、織女和嫦娥、玉兔。”讀小學三年級時的春游,學院組織小同學到一家飛機場去觀賞,摸撫一架架銀鷹并觀看飛翔員駕機為同學們做飛翔扮演,小利偉激動不已。回校后,他在機場觀后感的命題作文中寫道:“我長大必定要當一位飛翔員,飛上天空對宇宙進行探密。”
部隊的培養
在度過了小學、初中時代之后,綏中二高中成了楊利偉走上航天之路的第一個臺階——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年級的時刻,空軍招飛人員來到這里,要在應屆肄業生中選拔飛翔員,而從小就有從軍夢的楊利偉第一個到選飛報名處報上了自己的名字,經過嚴厲的選拔、考察、體檢、面測等程序,18歲的楊利偉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八飛翔學院的一名空軍學員。在4年的學院生活中,他的學習訓練收獲一向很優異。
1987年,楊利偉從飛翔學院肄業,成為空軍某師一名強擊機飛翔員。天生聰慧加上用功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師里的飛翔尖子,后來他又成為一名優異的殲擊機飛翔員。10年間,他從華北飛到西北,從西北飛到西南,祖國的萬里藍天留下了他壯健的身影。
1992年夏,楊利偉所在部隊來到新疆某機場執行訓練使命。那天,他駕駛著戰鷹在吐魯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飛翔。陡然,飛機發出一聲巨響,霎時候儀表顯示汽缸溫度驟然升高,發動機轉速急劇下降!楊利偉清楚,自己碰上了嚴重的“空中停車”故障,飛機的一個發動機不工作了!緊急關頭,楊利偉異常鎮定:必定要把飛機開回去!
他穩穩地握住操縱桿,慢慢地收油門,駕駛著只剩一個發動機的戰機一點點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飛機越過天山山脈,向著機場飛去。快接近跑道時,剩下的一個發動機也不工作了。他果斷采取應急放升降架的措施,順遂地將完全失去動力的戰機緊急降落在跑道上。
當他從機艙出來時,飛翔服已經悉數被汗水濕透。戰友們紛紛圍上來同他擁抱。團長激動地當場宣布,給楊利偉記三等功。
對這次“空中特情”的正確處置,顯示了楊利偉優異的心理素質。
7.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七
巴爾扎克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巴爾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長篇小說,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每天深夜十二點時,仆人就會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奮筆疾書。一般他會連續寫五六個鐘頭,直到累到極點才會離桌休息。
名人成長的勵志故事
巴爾扎克是舉世公認的觀察和剖析人性的高手,但在現實生活里,他卻不太精明。在年輕時,他曾經商失敗,欠下了六萬法郎的債務。等他成名后,盡管收入不菲,但由于奢侈浪費,后弄得入不敷出。在這段日子里,還發生一樁趣事。
有一天晚上巴爾扎克醒來,發覺有個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屜,他不禁哈哈大笑。小偷問道:“你笑什么?”
巴爾扎克說:“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連一毛錢也找不到,你在黑夜里還能找到什么呢?”
小偷自討沒趣,轉身就要走。巴爾扎克笑著說:“請你順手把門關好。”
小偷說:“你家徒四壁,關門干什么啊?”
巴爾扎克幽默地說:“它不是用來防盜,而是用來擋風的。”
巴爾扎克曾自詡要超過拿破侖,“他的劍做不到的,我的筆能完成。”他的確做到了,可惜他只活了五十歲,留下許多未完成的作品,成為全人類巨大的損失。
8.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八
福勒的家境不好,為了生計他五歲的時候就參加勞動,九歲之前就像是大人一樣以趕騾子為生。在他的母親的鼓勵下,他就開始思考如何致富。他選擇了肥皂業。于是,他就像我們現在的很多推銷員那樣,挨家挨戶地推銷肥皂。12年之后,他終于積蓄了2.5萬美金。這點錢在當時對他來說是多么重要啊!
正好,福勒獲悉供應他肥皂的那家公司要出售,售價是15萬美金。福勒真的興奮極了,由于興奮他竟然忘記了自己只有2.5萬美金。他與那家公司達成協議,先交2.5萬美金作為保證金,然后在10天之內付清余款,否則,那筆保證金——也就是他的全部財產——將不予退還。福勒興奮地說了一個字——行。
這時的福勒其實已經把自己逼上絕路,但他自己感到的不是絕望,而是成功的興奮。是什么使他敢于如此冒險呢?是那一個致富的念頭,是他對人生的積極心態。
福勒開始籌錢。由于做了12年的推銷員,他在社會上建立了很好的人緣。朋友們借給他11.5萬美金,九只差1萬美金了。但是,這時已經是規定的第10天的前夜,而且是深夜,所以那1萬美金就不是小問題了。福勒發愁了。但是,他沒有絕望。他在深夜再次走上街頭。
成功之后福勒說:“當時,我已用盡我所知道的一切資金來源。那時已是沉沉深夜,我在幽暗的房間中跪下祈禱,祈求上帝引導我見到一個能及時借給我1萬美金的人。我驅車走遍大街,直到我在一幢商業大樓看到第一束燈光。”
當時已是深夜11點。福勒走進那幢商業樓,在昏黃的燈光里看到一個由于工作而疲憊不堪的先生。為了順利履行那份購買肥皂公司的協議,福勒忘記了一切,心中只有勇氣和智慧。他不假思索地說:“先生,你想賺到1000美金嗎?”
“當然想嘍……”那位先生因為這個好運氣的突如其來而驚慌。
“那么,給我開一張1萬美金的支票,等我歸還您的借款時,我將另付您1000美金的利息。”福勒于是講述了他面臨的困境,并把有關的資料讓那位先生看。于是,福勒拿到了那1萬美金。
福勒經過12年的潛心經營,終于在那天深夜碰到了機遇,此后即一發不可收拾,他終于邁進了世界巨富的行列。
9.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九
梅西
5歲時梅西開始為當地的格蘭多里俱樂部踢球,教練就是他的父親。7歲的時候這個小家伙就在紐維爾老男孩隊倍受稱贊。但梅西在11歲時被診斷出發育荷爾蒙缺乏,而這會阻礙他的骨骼生長。家里的經濟條件難以承受小梅西的治療費用,由于他的天賦被巴薩的雷克薩奇看中,在20xx年將他帶到諾坎普,梅西舉家搬遷到歐洲。在20xx年9月,年僅13歲身高只有140cm的梅西去了巴塞羅那試訓。在試訓期間,梅西的表現征服了巴薩青年隊教練,他們迫不及待的與梅西簽訂了一份20xx年才會到期的工作合同,卻忘記國際足聯相關規定,未滿20歲的球員不得和俱樂部簽定5年以上的工作合同。巴塞羅那俱樂部在幫助西成長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俱樂部所安排的治療下,梅西在20xx年身高已經達到1米7。加泰羅尼亞人毫不猶豫的就給他在俱樂部注冊并安排他去醫療部接受治療。20xx年這名來自羅薩里奧的21歲小伙子已經長到了170cm。
在20xx年11月的一場友誼賽中,年僅16歲的梅西首次代表巴薩一隊出場但梅西代表巴薩一隊在正式比賽中出戰還是在一年之后——20xx年10月西甲聯賽巴薩對西班牙人,梅西在第83分鐘替換德科上場,也讓阿根廷小將成為代表巴薩在聯賽中出場的第二年輕球員。惟一超越他的是巴薩菲律賓裔傳奇前鋒阿爾坎塔拉,后者15歲便代表巴薩一隊比賽。
在阿根廷國家隊,梅西從青年隊級別開始嶄露頭角,05年世青賽上他以6球奪取佳射手。06年,17歲3個月零22天的登場年齡,他成為代表阿根廷參加世界杯的年輕球員。20xx年,他贏得了首個國家隊榮譽,代表阿根廷奧林匹克隊奪取了金牌。
10.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十
馬修·埃蒙斯是美國射擊運動員。從小,他就表現出很高的射擊天賦。他在世界許多重大射擊比賽中,獲得過驕人成績。他被美國人稱為“射擊天才”、“上帝的寵兒”。
但是,這個“射擊天才”在奧運會賽場上,卻成了“上帝的棄兒”。
在20xx年雅典奧運會上,他一路高歌猛進,遙遙于其他選手。后一槍只要不脫靶,埃蒙斯就可以穩獲奧運會10米三姿射擊金牌了。那枚金光閃閃的金牌,仿佛就在他眼前閃現,唾手可得。觀眾也屏氣凝神,只等待埃蒙斯打完后一槍,他們就可以歡呼雀躍了。
可是,鬼使神差。后一槍,他不僅脫靶,而且還把子彈打在了別人的靶子上!
現場氣氛,有種令人窒息的沉悶,人們目瞪口呆地望著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短暫的驚訝后,埃蒙斯聳聳肩,然后面帶笑容地走到中國運動員賈占波跟前,與他熱烈擁抱,祝賀他獲得冠軍。
埃蒙斯那燦爛的笑容,征服了現場觀眾,也征服了電視機前億萬觀眾的心。那笑容,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干凈,沒有蒙上一點世俗的陰影,纖塵不染。
賈占波每每回憶起20xx年奧運會比賽中的情景,印象深刻的竟是埃蒙斯臉上那燦爛的笑容。他說,那笑容,是一種真摯的感情流露;那笑容,成為我生命中的永恒,給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四年后,埃蒙斯又出現在北京20xx年奧運會賽場上。決賽中,埃蒙斯一路遙遙其他選手,后一槍,只要不低于4。4環,他就可穩獲冠軍。
就在觀眾靜待埃蒙斯后一槍打完,向他歡呼雀躍時,不可思議的一幕再次重演:埃蒙斯又脫靶了!
埃蒙斯臉上露出短暫的驚訝神色后,很快地又平復如初,露出燦爛的微笑。他走到獲得冠軍選手中國運動員邱健身邊,與他熱情握手、擁抱,表示真摯的祝賀。
面對埃蒙斯的笑容,邱健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輕輕地拍打著埃蒙斯的后背,喃喃地說道,您的笑容,是送給我的好禮物,也是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埃蒙斯的笑容,也徹底征服了捷克射擊女選手卡特琳娜的芳心。比賽結束后,她走到埃蒙斯身邊,大膽地向他表示自己的愛慕之情。
卡特琳娜說,是埃蒙斯的笑容,徹底打動了她。在巨大失敗面前,還能流露出這么燦爛的笑容,這就是一種強大和無畏。
有記'者問埃蒙斯,兩屆奧運會,您都與冠軍失之交臂,這是人生中多大的遺憾啊!
埃蒙斯聽了,微笑著說道:“這沒有什么遺憾的,競技比賽正是充滿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才使得比賽更加充滿著懸念,更加扣人心弦。比賽結束了,我的任務也完成了,下一步我還要去戀愛、度假、旅游、團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不應該僅僅只是比賽,這才是生活的主題。”
生活不僅僅只是比賽。面對生活,無論成功或者失敗,永遠露出真摯的笑容,才是真正“上帝的寵兒”。笑對生活,才是人生中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