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精選15篇)#】端午節是一幅充滿煙火氣的民俗畫卷,在粽葉的清香與龍舟的鼓聲中輕輕鋪展。三年級的我,第一次跟著家人裹粽子、掛艾草,看著媽媽把五彩繩系在我手腕上,聽爺爺講屈原的故事。那些躍動的傳統習俗,就像一個個活潑的音符,在記憶里譜成了一曲歡樂的節日樂章。以下是由®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精選15篇),歡迎大家閱讀。
1.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一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后為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于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群,人們也愿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于他。
2.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二
公歷的x月x日,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個家里都飄出了粽子的香味兒。
今天早上,我們全家吃完粽子,來到籃球場上來打籃球。我們打了一段時間覺得累了,就坐在觀眾席上休息。我問爸爸:“爸爸,為什么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呢?”爸爸回答說:“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當年屈原投江x殺之后,人們害怕他的尸體被魚蝦所食,就把粽子扔到了江里,把魚蝦喂飽了,屈原的尸體也就保住了。”我說:“是啊,屈原的確是值得人們敬仰。毛主席有一首詩,高度贊揚了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x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我被屈原的愛國熱情所打動,覺得端午節的粽子更有了特殊的意義。
這個端午節讓我終生難忘。
3.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三
“農歷五月五,家家稻米香。”這是我們家鄉流行的一句對歌詞。
往年的粽子總是外婆包,今年我纏著外婆,硬是要學包粽子,外婆拗不過我,只好答應另外。
初四下午,我就跟著外婆學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外婆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外婆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外婆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清一些,把粽葉捏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最后一道工序捆繩。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歲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恒心。
4.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在端午節的前夕,我們的母親河韓江上舉行了一場潮汕四市的龍舟比賽。雖然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著蒙蒙細雨,但這絲毫不影響參賽隊員的發揮。在有節奏的鼓聲中,在響亮的吶喊聲中,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乘風破浪,向著終點不斷沖刺,場面十分激烈。觀眾臺上也是熱鬧非凡、人山人海,觀眾們熱情高漲,不停地為參賽隊員們吶喊助威,現場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經過了幾個回合的比賽,冠軍終于產生了,但比賽的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比賽賽出了潮汕四市的友誼,也為節日增添了歡樂的色彩。
端午節也是粽子飄香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要在端午節里包粽子,這是一個傳統的習俗,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端午節早上,奶奶把包粽子所需的箬葉和餡料準備好,便開始包粽子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只見大人們拿起兩片箬葉,把餡料往上一放,接著三折兩疊,再拿起草條一綁,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便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這群小孩看了贊嘆不已,躍躍欲試,紛紛纏著大人們教我們包粽子。可我們包出的粽子不是露餡了就是太小了,簡直就是只丑小鴨。不一會兒,我們包了幾十個粽子。奶奶把粽子拿到廚房去蒸,才一會兒工夫,粽子蒸好了,屋子里彌漫著粽子的香氣,真誘人呀!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啊!
5.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五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是中國的節日,是中華兒女的節日。端午節也稱端陽節。
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我和平常一樣早早的起床,洗漱完畢后,準備吃飯。和往常不一樣的是,不是白米粥而是熱騰騰的粽子。不是粽子的緣故,我還差點忘了,今天是端午節啊!
媽媽包了好幾種口味的粽子:豆沙,紅豆,綠豆,蜜棗,豬肉。當然,我最愛的還是我那天天的蜜棗粽啦!我迫不及待的拿起那讓人垂涎欲滴的蜜棗粽子,先解開纏繞在外邊的白線,再剝開一層層翠綠的葉子,終于那透著白瑪瑙似的粽子終于露面了!我美滋滋的咬上了一口,在口中,黏黏的大米顯得那樣有嚼勁,香甜可口的蜜棗更是耐人尋味!看起來甜膩了,可放在嘴中味道卻戛然不同!
吃粽子是一種美味,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時至今日端午節吃粽子已成為的一種習慣!
6.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六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與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與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7.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七
我的家鄉在安徽合肥,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臨了。家鄉的小河邊都已長滿長長的蘆葦在風中飄揚。
家家戶戶也都忙著去河邊摘蘆葉,回家包粽子,又大又寬的蘆葉里面包著雪白的糯米,再加幾顆又大又甜的紅棗或咸肉,在大人們的手中,像變魔術一樣,一個個可愛的粽子就誕生了。空氣中彌漫著蘆葉的清香,糯米的濃香,聞一聞,保你垂涎欲滴,每個人都想搶先品嘗為快。還有長輩們為小孩買油炸糤子,綠豆糕,真是有好多好吃的。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采來綠油油的艾葉,把它插在大門口,說是為了辟邪。她摘了片艾葉,插在自己的頭發上,夾在我的耳朵邊,艾葉散發出的清香都要把我熏醉了。
端午節那天,外婆特地趕來,送給我一把雨傘和一套嶄新的衣服和漂亮的五彩帶。她小心翼翼地把那閃著亮光的五彩帶系在我的.手腕上,還叮囑我不要摘下來,說是能保佑我。
我最喜歡家鄉的端午節,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和脆脆的糤子還有美味的綠豆糕,帶著大人們送的祝福,沉浸在濃濃的幸福里!
8.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八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聽說每年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為了記念楚國的一位叫屈原的人。
每年端午節最開心就是小朋友了,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喜歡吃粽子,因為粽子糯米和竹葉包制而成的,既有竹葉的清香,又有糯米的彈性,吃起來特別美味,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美味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這一天,咱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大人準備美味的飯菜和粽子,小孩就是等著品嘗粽子,媽媽把糯米洗干凈,放在一旁。又把粽子用的竹子洗干凈放在一旁。接著媽媽又拿來一些葡萄干和紅紅棗,是放在粽子里面調味的,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接著就是包粽子。只見媽媽把竹子卷成一個原錐形的圓筒,把圓錐倒過來,但下面不封口,然后把糯米葡萄干涸紅棗放進去包成一個棱角形的樣子用繩子把粽子扎緊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突然我也包了起來,可是怎么包也不像,媽媽就教我該怎么包,開始我包的粽子像一個扁三角形,后來在媽媽的指導下終于包的勉強和媽媽一樣了、然后把粽子放在高壓鍋里壓兩個小時,熱乎乎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吃了。
吃著美味的粽子,我的心里別里別提有多高興,看著晶瑩棱角分明粽子,我真是欣喜若狂。
9.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九
再過幾天,端午節又要到了,家里又開始熱鬧起來。
姥姥早早的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姥姥拿了幾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然后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放一粒花生米,我很好奇的問姥姥,為什么要放花生米,姥姥說,那是為了防止米從下面的孔里跑出來,接著,姥姥先放一些糯米放在里面,再放上紅棗或是豆沙,最后再用糯米將棗或豆沙蓋住,一個粽子的內芯就完工了。最后一道工序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粽葉,用剩余的粽葉圍成一個小角,然后再在粽子尖角附近纏兩圈,系上繩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姥姥負責包粽子,家里其他人也不閑著,爺爺負責端午前一天去山上采艾蒿,記得往年,爺爺會采好多回家,給樓上樓下的鄰居都分一分,擺在每家的門前和自家的窗戶上,據說這樣可以防蚊蟲呢。
小姨負責給全家人做五彩手繩,今年小姨做好好多樣式呢,我讓媽媽給拍了一張照片。看,是不是很漂亮。
當然,我也不能閑著啦,我要負責吃粽子嘛!多么開心的端午節啊。
10.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十
端午節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午日”、重五。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尸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劃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們往江中投飯團,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著在端午節這天要劃龍舟、包粽子的習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堿粽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一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接著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11.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十一
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呢?為什么每家每戶都要在這一天包粽子呢?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之所以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是因為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家也一起包粽子。老媽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三分之一處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后,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最后,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是香腸和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老媽說:“不能這樣,待會兒怎么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著老媽的樣子把孔縮小。最后,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里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里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游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嘗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嘗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發現最后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著它,老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12.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十二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都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據說這個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這一天要舉行賽龍舟、吃粽子等活動。
清晨,我看見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有艾草,那是因為原來沒有蚊香和花露水,人們用艾草來驅趕蚊蟲。
端午節這一天,奶奶從街上買了粽子,我們幾個小孩目不轉睛地盯著粽子觀看。中午時,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煮,我站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著,終于等到奶奶揭開鍋蓋了,一個個粽子漂在水中,好像一葉小船,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奶奶把粽子那綠色的.衣服脫了,露出雪白的糯米團,然后再蘸白糖,我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起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我們吃著粽子,奶奶給我們講訴端午節的來歷:楚國的首都被秦軍占領后,屈原投汨羅江x殺。屈原死后,人們紛紛把一些吃的東西(糯米團、雞蛋等)拋到江中,希望魚蝦不要吃屈原的尸體。這樣就形成了端午節,人們會吃粽子、雞蛋、賽龍舟等活動。
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每個節日都裝載了我們的快樂,也讓我們了解到一些節日的風俗習慣和知識,這些節日源遠流長,滿載著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13.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十三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到了端午節,我們一家人都在包粽子,忽然弟弟問爸爸:“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呀?”爸爸叫我和哥哥過來,給我們三兄弟講端午節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愛國詩人,他叫屈原,因為他的國家滅亡了,他很傷心,之后他就跳河x殺了。人們一直往河里扔粽子,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才有了現在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
聽完爸爸講的故事,我連忙跑去包粽子,可是怎么都包不好。媽媽說:“不是你這樣包的,首先,要將兩片粽子葉重疊彎曲呈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接著再放一顆大大的紅棗填滿,用手捏緊。再將上面的粽葉向下壓住開口處,多余的粽葉回折。最后,用繩子綁起來,這樣粽子就包好了。”我按照媽媽教給我的方法去做,果不然一個好看的粽子就包好了,我非常開心。
我愛包粽子,更愛端午節。
14.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十四
端午節到了,媽媽從廚房端出一盤粽子,那粽子的清香撲面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剝開綠色的粽葉,雪白雪白的粽子像一顆顆大珍珠。里面偶爾會有一顆紅棗,像一顆紅寶石。
吃完粽子,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看龍舟比賽。在路上,爺爺給我講了端午節的傳說。聽了爺爺的故事才知道: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到了現場,就像進了螞蟻窩一樣,打鼓聲,鞭炮聲,我像小老鼠一樣竄到了前面,龍舟三個人穿著一樣的衣服,戴著一樣的頭巾,龍舟頭像真的'龍一樣,尾巴像一團火球,真是壯觀!開始了!劃龍舟的人跟隨著鼓點有節奏的喊著:“一二,一二......”龍舟香水蛇一樣在水面穿梭。岸上的觀眾有的在既有;有的在拍手;有的在大叫。
天色漸漸的晚了,我們一家走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從口袋了掏出了一個荷包,上面繡著金色的花邊。爸爸說這象征著吉祥,希望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接過荷包,感受到了爸爸濃濃的愛。
這是我過的最開心的端午節!
15.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50字三年級下冊 篇十五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20xx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一束菖蒲、艾草、大蒜。我們家也不例外。爺爺一大早就去市場買菖蒲和艾草,掛在他家門口。聽了爺爺的話,可以驅蚊驅蟲,辟邪。
粽子是每年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媽包了粽子,這些粽子的餡料多種多樣,有蜜棗、豬肉、豆沙。聽了媽媽的介紹,我覺得可惜。我真想快點嘗嘗好吃的粽子。最后,期待端午節。那天中午,送牛奶的人把剛從鍋里拿出來的熱騰騰的粽子端到桌上。我迫不及待地伸出我的小手,拿起一個,抱著熱騰騰的粽子。我總是舍不得放手,白色的糯米擺在我面前,依然閃閃發光。我咬了下去。哇,真香。不一會兒,一個粽子進了我的肚子。宗野的香葉和糯米的香米混合在一起,真的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但我最喜歡吃粽子,因為它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