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 #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精選20篇)#】數學世界充滿奧秘,四年級的小作者以日記形式記錄數學探索之旅。在這篇《四年級數學日記》中,一同感受數學的魅力與樂趣。看孩子們如何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問題,見證他們在數學海洋中的成長與發現。以下是由©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精選20篇),歡迎大家閱讀。
1.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一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個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游戲規則是什么?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游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游戲規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于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一個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子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2.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二
一些小數可以等于一些真分數或假分數,假分數又可以等于帶分數或整數,也就是小數=假分數=帶分數(整數),或小數=真分數,舉些例子來說說:
0.75=75/100=75%=3/4把小數化成分數很容易,只要整數部分是0,再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擴大多少倍,那倍數就是分母,小數擴大成的整數就是分子。變成了這么大的分數后,只要再看看它能不能分子、分母同時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數分大小不變,這個小數就變成了分數了。
14/20=14÷20=0.7分數化小數也不難,只要用分數的分子去除以分母(不管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就可以得到小數了,得到的小數就是你要化的`小數了。這里又有一個新知識,就是分子相當于被除數,分數線相當于除號,分母相當于除數。
8.96=8×24/25這個小數跟上面的不同了一點它有整數。看起來不好化分,其實很好化分。整數不用化分,只用化分小數,小數化分完后再加上整數,就化分好了,化分出來的是一個帶分數。
在一個除法算式里,當被除數不能被除數除盡時商就可以用分數表示,就是分子=被除數,分數線=除號,分母=除數。
3.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三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寫,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我們去探求。
4.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四
從上小學一年級,老師就教育我們,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我們應該節約用水。今天我跟媽媽去飯店吃飯,我在洗手時,看到水籠頭在嘩啦啦地淌著,心里非常難過,這不浪費水資源嗎?我趕緊上前去關掉水籠頭。此時此刻,我想:水一年會浪費多少呢?于是,我立刻在心里計算。
我們中國約有13億人口,如果每個人一天用水量按20升來計算,一個人一年就會用掉20升×365天=7300升。
按這樣計算,我國有13億人口,一年就需要用掉1300000000×7300=9490000000000(升)水。
洗車我們都知道,是浪費水的'。爸爸告訴我,洗一輛車大約用水30升,一家洗車店一天按接待20輛車計算,一家洗車店一天就要浪費30升×20輛=600升。
6家洗車店一天就浪費6×600升=3600升的水。一年就要浪費365×3600升=1314000(升)水,這才僅僅是6家洗車店一年浪費的水。同學們想象,全國有多少家洗車店?每年要浪費多少水?
今天我計算了一下,才知道了這么多知識,數學真是無處不在呀!
5.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五
暑假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6.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六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假如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教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教師數學問題,曾教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教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教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7.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七
今天早上在特味包子店吃包子,那里的包子實在是好吃,吃得人滿嘴都是陷。
這時,爸爸問了我一個問題:“爸爸和兒子同時開始吃包子,兒子吃掉一個半包子,爸爸吃掉六個包子,如果兒子吃了三個包子,爸爸能吃幾個包子?”題目一出,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從他們所吃的個數和來判斷的,即:用一個半加六個是七個半,七個半減三個是四個
半。爸爸說不對。于是,我轉而考慮爸爸和兒子吃包子的個數差,還是不對。這時的我是真正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會錯。
爸爸提醒我道:“從時間關系入手。”還巧妙地將這道題變了形,這一變,變得我恍然大悟,重新計算了起來:兒子吃一個半包子的時間父親可吃六個包子,兒子吃三個包子的`時間??這一變通思路一下出來了吃三個包子的時間是吃一個半包子時間的兩倍,所以爸爸吃的包子個數也是六的兩倍即十二個。通過這個可以求出爸爸的吃包子速度是兒子的四倍。算到這兒,爸爸突然冷不丁出來一句:“這顯示的可是我們父子吃東西的速度啊!”全家哈哈大笑。
8.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八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
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看到嫩嫩白白的新鮮蘑菇,讓我垂涎欲滴,因為我喜歡吃蘑菇了。這就買蘑菇吧!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阿姨說:“7元一斤。小朋友,你要買多少?”“兩斤。”我想:兩斤的話,二七十四,正好14元,阿姨還應該找我6元。這時,阿姨一稱,說:“小朋友,兩斤二兩,多了二兩,不要緊吧。”“這個……”兩斤二兩是多少錢呀?我該給阿姨多少錢呢?我正在左思右想的時候,媽媽走過來了。我見了媽媽有點難為情了,因為剛才才夸口,現在算不出來了。媽媽告訴我說:“兩斤是14元,二兩是1元4角。”“這,一共是15元4角。”我脫口而道。我便把20元錢給了賣菜的阿姨,阿姨找了我4元6角。我又算了算,正正好,不多也不少。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跟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9.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九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10.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
今天,媽媽帶著我和姐姐去買年貨。
超市里人山人海,里面的貨物琳瑯滿目,超市里已經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了,到處是紅紅的燈籠、金紅的'“福”字、紅的對聯、大紅中國結等。
我推著購物車開始采購了,我東張西望,想著買什么好。沒過一會兒,購物車就裝得滿滿的,我挑了一盒草莓味的好麗友,要24.8元。姐姐選了兩包薯片共18元,媽媽買了飲料28元、糖果43.2元、鋪子58.8元、餅干20.4元、酸奶15.6元、話梅39.5元。我心里算著:24.8+18+28+43.2+58.8+20.4+15.6+39.5=248.3元。看著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媽媽說:“孩子,我們的運氣太好了,超市今天搞活動,滿100元減30元。”要我算算我們應該付多少錢。我歪著腦袋想了想說:“滿100元減30元,我們滿了200,就可以減60了,248.3-60=188.3(元)。”媽媽對我豎起來大拇指。付完錢,我們提著大包小包的年貨開心的回家了。
11.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一
今天,我在寫數學卷的時候看見了這樣的一個數學問題。
小明帶了100元去買衣服,他買了9件這樣的衣服每件9點5元,他還剩下多少元?我想到了一種做法,把9點5元想成9元5角,先用9元乘9件衣服在加上5角乘9件衣服這不就是我們四年級學的乘法分配律嗎?9元乘9件衣服就等于81元,9件衣服乘5就等于45元和角的進率是10,所以45是4元5角然后81元再加上4元5角就等于85元5角,然后再用100元減去85元5角后來就剩下14元5角。
這樣一個沒有交過的題目就做好了!
12.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與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與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與。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13.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三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劉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劉老師數學問題,劉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劉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14.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四
上個星期馬老師教我們認識了鐘表。星期天下午,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學著用小鬧鐘撥時間,竟然發現了一規律。
當我把時間撥到了3時的鬧鐘放在桌子上時,我一轉身意外的發現鬧鐘對面的玻璃鏡里反射出來的鬧鐘時間不是3時,我睜大眼睛看了好大一會兒,才認出那里面的鬧鐘所指向的時間是9時的位置,我很好奇,又把時間撥到1時,發現鏡子里的鬧鐘指向11時,把時間撥到3時30分,鏡子里的鬧鐘指向8時30分,我又這樣反復試驗觀察了好幾次,驚喜的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每次實際時間和鏡子里的兩個時間相加都是12時。
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試一試。除了12時之外,其余的實際時間和在鏡子中照出來的時間相加的和都是12時,而且利用這一規律還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準確地認出鏡子里的時間,也可以看著鏡子里的時間很快知道實際時間。
難怪媽媽經常對我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我總算有點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15.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五
今天,我又考了數學。考試的時候,我幾乎每次都是第一個做完,今天也不例外。
我做完卷子后,照例舉手,老師讓我拿起來讓她批改。
我環顧四周,一個問題是對的,一個問題是對的,但是我看到第一版馬上就要完成了,但是后一個問題是錯的,我把正確的答案改成了錯誤的,但是下一個問題又錯了,我居然把26=12記成了26=18,唉!真的不應該錯,下面的問題都是無心的,所以總結了一下沒有考100的原因:
1.前面說的粗心大意,每次都是扣分,原因在于粗心,而不是無知。這次考94級不合格的原因在于粗心,以后我要認真!
2.季度問題。第四季度明明只有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我還以為是第四季度呢,真是慘啊!掉進了這個陷阱。
我一定要改正這些缺點!加油!
16.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六
在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有一天,媽媽從姥姥家帶回來一只可愛的小白鴿子,我想知道小鴿子的體重,于是媽媽就把稱拿出來,把小鴿子剛一放到稱上,它就跳下來,就這樣折騰了好多次,惹得媽媽哭笑不得!我“眉頭一皺,計上心頭”。忽然,一個想法從我的大腦里跳了出來,后,是我成功地把小白鴿的體重稱了出來。
想知道我想了什么辦法嗎?我先抱著小鴿子一起站在稱上稱出我們的體重,然后,我再稱出自己的重量,這樣:我和小鴿子的體重-我的體重=小鴿子的體重。
媽媽對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我高興的“嚷”讓媽媽拜我為師!原來數學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有一雙慧眼,發現它并運用它!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數學中得到許多樂趣!讓我們一起去研究、去探索數學吧!
17.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七
暑假期間,媽媽從書上看到一種數學游戲,這種游戲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計算,所以,媽媽建議我經常玩一玩這種游戲。
游戲規則是這樣的,要準備兩副牌,然后把大鬼、小鬼都抽出來不要,還要記住:J、Q、K分別代表數字11、12、13,第玩牌時,需要把整幅牌都加起來,等算出了正確的得數后,才能抽牌算。
抽牌算時,我們互相給對方抽牌,把抽到的牌放到一邊,防止偷看,然后把剩下的牌加起來,再用一副牌的總數減去算出來的那個數,就能算出抽走的那張牌是多少了。
我和媽媽在一起玩兒時,總是媽媽算得比我快,準確率也比我高,我就向媽媽獲取經驗,媽媽說:“算牌時,主要是集中精力,還要掌握住一定的運算規律。”我按照媽媽的話去做,這一盤我果真算得又快又對了。看來,媽媽懂得還真不少呀!
我建議大家也試著玩一玩這個游戲,因為它可以提高我們的計算速度,還可以讓我們喜歡上數學!
18.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八
在上小學的時候,俺的數學成績總是很差,從3年級開始就沒得過100分了,為此,俺媽咪沒少為我苦惱過,又是請家教又是上興趣班的,可是沒效果,咋辦?涼拌唄!誰叫俺沒有數學天賦唄!說俺苯!可俺的語文年級第一,說俺不聰明,可俺繪畫一學就會......
可這也不能怪俺,因為俺爹俺媽都沒數學細胞,所以一口也吃不出個胖子來,不急不急·······可俺媽不甘心,非要把俺培育成像華羅庚那樣的大數學家,這不是逼俺嗎?!俺媽發狠了,把俺的課外書全換成了數學書,逼俺“吃”下去,俺的同學感嘆:”我們應當珍惜碇灰椎男腋I睢!卑癡媸歉隹嗝耐蓿
俺一見數學頭就大,俺在做作業時,俺媽在看肥皂劇,可當俺拿起數學作業本時,俺媽不知從拿冒出來了,眼睛直勾勾地看著俺的作業本!俺怕!因為俺不能用計算器了!
19.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十九
植樹節那天,老師帶著同學們去公園里植樹。
老師在去公園的路上問同學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去的這個公園的湖面的周圍筑成周長是3060米大堤,堤長每隔6米要栽一棵柳樹,還要在相鄰的兩棵柳樹之間栽上桃樹2棵,我們要在大堤上栽柳樹和桃樹各多少棵?”
同學們都在左思右想,努力發言。有一位同學說:“老師,要栽510棵柳樹和1020棵桃樹。”老師問:“為什么呢?”這位同學說:“這道題應該屬于環形線路上的植樹問題。因此,種柳樹和棵樹等于段數。又因為在相鄰的兩棵柳樹之間栽桃樹2棵,可以知道,桃樹的棵樹應該是柳樹的兩倍。因此,解答為:3060除以6等于510棵是柳樹的棵數,用510乘以2等于1020棵是桃樹的棵數。”
老師說:“你真聰明,我們一定要像這位同學一樣。”
20.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二十
今天,我在數學書上看到一道題目:在學校里,同學們排隊伍要一個人排過三秒鐘再排,有32人,一共要排多少秒?然后我就去問剛上四年級的妹妹,妹妹說:這題也太簡單了吧,就連一年級的小孩子都知道,肯定是96秒。我大叫一聲:錯。先排第一個人,過了3秒鐘后排了一個人,過了3秒鐘后又排了第二個人……一直過了93秒,就排了32人,所以只用了93秒。妹妹說:我上當了。媽媽在一旁聽到我在給妹妹考數學題,就說: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好多這樣的問題,比如排隊、爬樓梯、排桌子,然后媽媽考了我一道題目:小明排一個桌子要12秒,排了19個桌子,一共用了多少秒?我說12×18=216秒,媽媽聽到我的答案是對的,就夸獎我說,思路很清晰,很會思考。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無論是在玩,工作上……都會有數學,只要你留心觀察,多動腦筋,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