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强伦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播放方式,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国产又黄又爽又湿的免费网站,少妇被弄到高潮喷水A片69网站

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時間:2024-09-09 15:55: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高三# #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做好每一個知識點的歸納,有利于同學們在考試時取得好成績。

1.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一


  1.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2.在一定區域內的生物,同種的個體形成種群,不同的種群形成群落。種群的各種特征、種群數量的變化和生物群落的結構,都與環境中的各種生態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3.在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中,生活著各種類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群落的結構都有差別。但是,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統一的整體。

  4.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陽光。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便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這些能量是沿著食物鏈(網)逐級流動的。

  5.對一個生態系統來說,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之間往往存在著相反的關系。

  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無機環境一起,構成了這個星球上的生態系統——生物圈

  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環境與生物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與環境共同進化的產物,是生物與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9.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能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這一現象稱為生物的穩態。

  10.從能量角度來看,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是生物圈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能量基礎。

2.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二


  1.細菌進行有氧呼吸的酶類分布在細胞膜內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細胞膜上進行。光合細菌,光合作用的酶類也結合在細胞膜上,主要在細胞膜上進行。

  2.細胞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既可發生在細胞核中,也可發生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3.在生態系統中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不屬于初級消費者,仍屬于生產者的能量。

  4.用植物莖尖和根尖培養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為病毒來不及感染。

  5.植物組織培養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細菌及動物細胞培養,一般用葡萄糖培養。

  6.病毒具有細胞結構,屬于生命系統。

  7.沒有葉綠體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8.沒有線粒體就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9.線粒體能將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10.細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膽固醇。

  11.細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載體蛋白、通道蛋白。

  12.只有葉綠體、線粒體能產生ATP,細胞基質不能產生ATP。

  13.只有動物細胞才有中心體。

  14.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液泡。

  15.無氧條件下不能產生ATP、不能進行礦質元素的吸收。

  16.測量的CO2量、O2量為實際光合作用強度。

  17.氧氣濃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鮮、種子儲存。

  18.將人的胰島素基因通過基因工程轉入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分泌胰島素時依次經過: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質。形態大小相同、來源不同的染色體才是同源染色體。

  19.沒有同源染色體存在的細胞XX過程一定屬于減數第二次XX。

  20.動物細胞也能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

3.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三


  1、消化酶、抗體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種細胞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2、細胞膜、核膜、細胞器膜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協調。

  維持細胞內環境相對穩定生物膜系統功能許多重要化學反應的位點把各種細胞器分開,提高生命活動效率

  核膜:雙層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過結構核仁

  3、細胞核由DNA及蛋白質構成,與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染色質兩種狀態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4、植物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細胞液

  原生質層指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質壁分離中質指原生質層,壁為細胞壁

  5、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協助擴散:載體蛋白質協助,高濃度→低濃度,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4.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四


  1.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XX過程和基因工程中。

  2.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3.雙縮脲試劑不能檢測蛋白酶活性,因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質。

  4.高血糖癥≠糖尿病。高血糖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驗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試劑檢驗。因血液是紅色。

  5.洋蔥表皮細胞不能進行有絲XX,必須是連續XX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6.細胞克隆就是細胞培養,利用細胞增殖的原理。

  7.細胞板≠赤道板。細胞板是植物細胞XX后期由高爾基體形成,赤道板不是細胞結構。

  8.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屬于體液調節。

  9.注射血清治療患者不屬于二次免疫(抗原+記憶細胞才是),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會收縮,不屬于反射,反射必須經過完整的反射弧,判斷興奮傳導方向有突觸或神經節。

5.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五


  1、向性運動:是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2、感性運動:由沒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轉變、觸摸等)而引起的局部運動,外界刺激的方向與感性運動的方向無關。

  3、激素的特點:

  ①量微而生理作用顯著;

  ②其作用緩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體內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到作用部位,并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動物激素:存在動物體內,產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稱為內分泌腺,內分泌腺為無管腺,動物激素是由循環系統,通過體液傳遞至各細胞,并產生生理效應的。

  4、胚芽鞘:單子葉植物胚芽外的錐形套狀物。胚芽鞘為胚體的第一片葉,有保護胚芽中更幼小的葉和生長錐的作用。胚芽鞘分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產生生長素和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發生彎曲的部位。

  5、瓊脂:能攜帶和傳送生長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長素不能穿過的。

  6、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單側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會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發生從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的運輸,從而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側生長素分布多。

  7、生長素的豎直向下運輸:生長素從胚芽鞘的尖端豎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運輸。

  8、生長素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兩重性: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說,低濃度范圍內促進生長,高濃度范圍內抑制生長。

  9、頂端優勢: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由于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地積累在側芽部位,使這里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使側芽的生長受到抑制的緣故。解出方法為:摘掉頂芽。頂端優勢的原理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實例是棉花摘心。

  10、無籽番茄(黃瓜、辣椒等):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籽果實。要想沒有授粉,就必須在花蕾期進行,因番茄的花是XX花,會自花傳粉,所以還必須去掉雄蕊,來阻止傳粉和受精的發生。無籽番茄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2N。

6.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六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1、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具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因此對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2、營養生殖能使后代保持親本的性狀。

  3、減數_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4、減數_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5、減數_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_中。

  6、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_,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精子。

  7、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_,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8、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_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9、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10、很多雙子葉植物成熟種子中無胚乳,是因是在胚和胚乳發育的過程中胚乳被胚(子葉)吸收,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里,供以后種子萌發時所需。

  11、植物花芽的形成標志著生殖生長的開始。

  12、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可分是胚胎發育和胚后發育兩個階段。胚胎發育是指受精卵發育成是幼體,胚后發育是指幼體從卵膜孵化出來或從母體內生出來以后,發育是性成熟的個體。

  13、胚的發育包括: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腸胚→三個胚層分化→組織、器官、系統的形成→動物幼體

7.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七


  細胞中的無機物

  水是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同種類的生物體中,水的含量不同;不同的組織﹑器官中,水的含量也不同。

  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結合水與其他物質相結合,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約占4.5%;自由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是細胞的良好溶劑,也可以直接參與生物化學反應,還可以運輸營養物質和廢物。總而言之,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

  細胞內無機鹽大多數以離子狀態存在,其含量雖然很少,但卻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無機鹽是細胞內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Fe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Mg是葉綠素分子必需的成分;許多無機鹽離子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如血液中鈣離子含量太低就會出現抽搐現象;無機鹽對于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也很重要。

8.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八


  脂質:(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

  1、脂肪:(貯能物質;減少熱能散失,維持體溫恒定)

  組成單位: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

  甘油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

  注:組成元素C、H、O

  2、磷脂:細胞膜、核膜等有膜結構的主要成分

  空氣-水界面為單層,兩端為液體的呈雙層

  注:組成元素C、H、O、N、P

  3、膽固醇:調解生長、發育及代謝(血液中長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組成細胞膜結構的重要成分注:組成元素C、H、O

9.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九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3、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6、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7、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8、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9、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0、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12、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基本的結構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14、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15、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16、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17、核糖體是細胞內將氨基酸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18、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19、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0、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系、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0.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結構復雜、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機物,經過消化,變成為結構簡單、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機物。

  2、營養物質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無機鹽等在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轉換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轉給其他化合物(如:丙XX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脫氨基作用:氨基酸通過脫氨基作用被分解成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轉變成為尿素而排出體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為糖類、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通過食物獲得的氨基酸。它們是甲硫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種。

  8、糖尿病:當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會得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發生障礙,病人消瘦、虛弱無力,有多尿、多飲、多食的“三多一少”(體重減輕)癥狀。

  9、低血糖病:長期饑餓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會出現頭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等低血糖早期癥狀,喝一杯濃糖水;低于45mg/dL時出現驚厥、昏迷等晚期癥狀,因為腦組織供能不足必須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

11.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一


  1、染色體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種生物體細胞中全部染色體的數目、大小和形態特征。觀察染色體組型的時期是有絲XX的中期。

  2、性別決定:一般是指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

  3、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叫做性染色體。

  4、常染色體:與決定性別無關的染色體叫做常染色體。

  5、伴性遺傳: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它的遺傳方式是與性別相聯系的,這種遺傳方式叫做伴性遺傳。

12.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二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膜的結構組成、兩層磷脂分子和一些蛋白質分子,細胞膜表面有糖被。糖被的組成及作用?

  細胞膜的結構特點、細胞膜具有流動性,因為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都是可以運動的

  2、細胞膜的生理特性、對進出細胞的物質具有選擇性,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選擇透過性膜定義?

  3、小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

  自由擴散、物質從高濃度→低濃度;不耗能;無載體例、甘油,乙醇,苯,H2O,O2,CO2等

  主動運輸、物質從低濃度→高濃度;耗能;需蛋白分子作載體對于活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意義

  4、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內吞和外排

13.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三


  生態系統的結構

  (1)成分:

  非生物成分:無機鹽、陽光、熱能、水、空氣等

  生產者: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最基本、最關鍵的的成分),還有一些化能合成細菌和光合細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生物成分消費者:主要是各種動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細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動物。它們能分解動植物遺體、糞便等,最終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2)營養結構:食物鏈、食物網

  同一種生物在不同食物鏈中,可以占有不同的營養級。植物(生產者)總是第一營養級;植食性動物(即一級/初級消費者)為第二營養級;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所處的營養級不是一成不變的,如貓頭鷹捕食鼠時,則處于第三營養級;當貓頭鷹捕食吃蟲的小鳥時,則處于第四營養級。

14.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四


  影響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溫度:溫度通過影響細胞內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的活性來影響細胞的呼吸作用。

  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細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越低,細胞呼吸越弱;溫度越高,細胞呼吸越強。

  2.氧氣:氧氣充足,則無氧呼吸將受抑制;氧氣不足,則有氧呼吸將會減弱。

  3.水分:一般來說,細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將增強。但陸生植物根部如長時間受水浸沒,根部細胞缺氧,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過多酒精,可使根部細胞壞死。

  4.CO2:環境CO2濃度提高,將抑制細胞呼吸,可用此原理來貯藏水果和蔬菜。

15.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五


  水平衡的調節

  1、人體內水分的動態平衡是靠水分的攝入和排出的動態平衡實現的

  2、人體內水的主要來源是飲食、另有少部分來自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過泌尿系統,其次皮膚、肺和大腸也能排出部分水。人體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腎,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

  3、水分調節(細胞外液滲透壓調節):(負反饋)

  過程:飲水過少、食物過咸等→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垂體→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強→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尿量減少

  總結:水分調節主要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通過腎臟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腦產生,由垂體釋放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從而使排尿量減少。

16.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六


  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①神經中樞位于顱腔中腦(大腦、腦干、小腦)和脊柱椎管內的脊髓,其中大腦皮層的中樞是級中樞,可以調節以下神經中樞活動

  ②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感知(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③語言文字是人類進行思維的主要工具,是人類特有的高級功能(在言語區)

  (S區→說,H區→聽,W區→寫,V區→看)

  ④記憶種類包括瞬時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永久記憶

17.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七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調節作用具有兩重性,一般,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濃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適生長素濃度為標準)。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為:根、芽、莖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和抑制作用與生長素的濃度、植物器官的種類、細胞的年齡有關。

  頂端優勢是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使近頂端的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從而抑制了該部位側芽的生長。

18.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八


  1、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3、兩條遺傳基本規律的精髓是:遺傳的不是性狀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4、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現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對或多對性狀的遺傳;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基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而提出假說,再設計新的實驗來驗證。

  5、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生物體再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6、減數_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_。在減數_的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_兩次。減數_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7、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8、減數_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_。

  9、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10、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_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的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_過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2、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它們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

  13、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生物(如HIV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4、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

  15、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16、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17、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18、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斷。

  19、RNA是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稱為轉錄。

  20、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做翻譯。

  2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2、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3、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

  24、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主要內容是: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25、修改后的中心法則增加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

  26、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有些性狀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有的基因可以決定或影響多種性狀。一般來說,性狀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7、DNA分子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進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8、由于自然界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9、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不定向的。

  30、在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19.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十九


  生命的物質基礎

  1、細胞中的化學元素:20多種;在動、植細胞種類大體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萬分之一的元素為大量元素(9種);主要元素(6種)占細胞總量的97%;

  ①、Ca:人體缺乏會患骨軟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會引起抽搐,過高則會引起肌無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檸檬酸鈉或草酸鈉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會發生凝固。植物中屬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組織會受到傷害。

  ②、Fe:血紅蛋白的成分,缺乏會患貧血。植物中屬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組織會受到傷害。

  ③、Mg:葉綠體的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劑。植物缺鎂時老葉易出現葉脈失綠。

  ④、B: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缺乏植物會出現花而不實。

  ⑤、I:甲狀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兒會患呆小癥,成人會患地方性甲狀腺腫。

  ⑥、K:血鉀含量低時,出現心肌自動節律異常,導致心律失常。在植物體內參與有機物合成和運輸。

  ⑦、N:N是構成葉綠素、蛋白質和核酸及各種酶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體內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穩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體內可以自由移動,缺N時,幼葉可向老葉吸收N而導致老葉先黃。N是一種容易造成水域生態系統富營養化的一種化學元素,在水域生態系統中,過多的N與P配合會造成富營養化,在淡水生態系統中的富營養化稱為“水華”,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富營養化稱為“赤潮”。動物體內缺N,實際就是缺少氨基酸,就會影響到動物體的生長發育。

  ⑧、P:P是構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植物體內缺P,會影響到DNA的復制和RNA的轉錄,從而影響到植物的生長發育。P還參與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傳遞過程,因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態系統富營養化的一種元素。

  ⑨、Zn:是某些酶的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2、生物界與生物界具有統一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界所特有;

  生物界與非生物的統一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整個生物界具有統一性表現在:

  ①、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②、都共用一套密碼子(不能說:都具有細胞結構,都是以DNA為遺傳物質,都要進行呼吸作用)

  3、組成蛋白質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質還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質還含有Fe、I等,其中后面兩種屬于微量元素。

  4、膽固醇、維生素D可從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體內合成,性激素可從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生物活性。

20.高三生物科目必背知識點筆記 篇二十


  1、原生質:指細胞內的生命物質,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細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過的人工膜。

  3、選擇透過性膜:是生物膜。表現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細胞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也能通過,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過。如細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備選擇透過性;選擇透過性膜具有選擇透過性也具有半透性。

  5、質壁分離過程中,紫色洋蔥表皮細胞液泡的顏色由淺變深;復原過程中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