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一
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2.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二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原因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
地球適宜的自身條件:日地距離適中,體積質量適中,地球內部物質運動促進海洋的形成。
2、太陽活動標志:黑子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干擾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對地球磁場的影響。
3、自轉地理意義:
①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②產生地方時差異;
③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
④地球橢圓體的形成。
4、公轉地理意義:
①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時空變化;
③四季的交替;
④五帶的分布。
3.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三
時間計算
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時刻、日落時刻、正午時刻、晝長、夜長等則為地方時的計算;凡沒有特別說明的都為計算區時。
北京所在的時區(東八區)、倫敦所在的時區(零時區或中時區)要當常數記憶。
北京時間是我國全國通用的時間標準。北京時間=東八區的區時=120°E的地方時,所以北京時間不等于北京(116°E)的地方時。
地方時計算中的時間早晚要和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時間早晚區分開。日常生活中的時間早晚往往是針對同一地點來說的,因而時刻數值越小時間越早;而地方時計算中的時間早晚是針對不同的地點來說的,一般來說是根據同一緯線上看到日出的早晚來區分的,因而時刻數值越大地方時越早。
在進行新舊一天的計算時,新舊一天可結合地方時的早晚來判斷,建議畫出極點俯視圖來輔助計算,以避免混亂。在計算區時時,直接按照區時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不需要考慮日界線。
4.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四
(1)陸地水體類型:目前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靜態水資源: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
動態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于兩極與高山地區,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難度較大;動態水是人們開發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2)陸地水的相互關系
水源補給類型補給時間補給特點我國分布地區
雨水夏秋季節水量變化大東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補給有時間性,水量穩定西北地區
湖泊水全年有調節性,水量穩定東部
地下水全年水量穩定,與河流有互補關系普遍
(3)水循環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蒸發(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下滲,地表和地下徑流四個環節,陸地循環,海洋循環
5.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五
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晝逐漸變短,夜逐漸變長。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6.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六
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歸線之間晝長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值不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7.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七
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1、鐵路運輸: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愛自然因素影響較小,連續性較好,但造價高,占地廣,耗費金屬材料多。適宜大量、遠距離運輸。
2、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對自然條件適應范圍廣,周轉快,裝卸方便,但運量小,成本較高,運費較貴。適宜小量、近距離運輸。
3、水運(包括河運和海運):運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自然條件影響大。適宜大量、遠距離運輸。
4、航空運輸:速度最快,但投資大,運量小,運費。適宜運輸急需,貴重且運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運輸:損耗小,連續性好,運量大,但投資大,靈活性差。適宜氣態和液態運輸。
8.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八
工業區位指向類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原料不便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高。
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原料產地。
③主要工業部門:采掘工業、制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等。
(2)動力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需消耗大量能源。
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能源基地。
③主要工業部門:有色金屬冶煉廠。
(3)市場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產品不便遠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高。
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產品的消費市場。
③主要工業部門:瓶裝飲料業、家具制造業、印刷、石油加工業等。
(4)勞動力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需投入大量勞動力。
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
③主要工業部門:普通的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制鞋工業等。
(5)技術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技術要求高。
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③主要工業部門:集成電路(微電子)、精密儀器等。
9.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九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于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10.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十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交通運輸和通信
2.現代交通運輸主要有哪五種主要的方式?
從運量、運速、運價、連續性、靈活性等比較它們的優缺點。
4.集裝箱運輸的好處是什么?
節約包裝材料、簡化包裝手續、提高運輸效率、保證貨物完全、降低運輸成本、改善運輸勞動條件等
5.世界比較繁忙的航線哪四條?
①北大西洋航線;
②地中海、蘇伊士運河航線;
③北美洲東岸各港口經巴拿馬
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線;
④北太平洋航線)
6.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業務的任務分別是什么?受哪些自然因素影響?
郵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運輸網絡傳達信函和包裹。受地形障礙、臺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電信通信業務主要是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信息。受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