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 #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精選10篇)#】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們正式地迎來了新年。以下是由®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精選10篇),歡迎大家閱讀。
1.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句話是出自于宋代的詩人王安石筆下的《元日》,這首詩寫的正是春節。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一家回到老家一起團年。回到我的老家——平利,我發現老家與城市里大不相同,不論是在街道還是氣氛都不一樣。街道上的所有人都穿著新衣服,回到家中我發現家家戶戶門口都貼上了春聯,我們家也不例外。沒過一會兒哥哥就提議帶我去爬山,我們在路上看著遠處的山上有一片紅彤彤的東西我想應該是救命糧,頭頂上的一朵朵白云仿佛也想下到人間放炮了吧,來到了山腳下,看到了許多的救命糧,這些救命糧仿佛在對我們說:“快來呀!快來吃我們呀!”我與哥哥也禁不住他們的誘惑,趕快跑上去摘了一把紅彤彤的救命糧塞到嘴里吃了,酸酸甜甜的可美味了!美中不足的是吃起來口感澀澀的。
回到家中家長們要開始放炮了,我們買的有“降落傘”、沖天炮、摔炮、禮花……我們先放禮花,首先把炮子拉開,再把炮子的一頭點燃就好了,看著導火線一點點消失,我和哥哥趕快跑遠,生怕炮子把我們炸了。聽著霹靂啪啦的炮聲真嚇人。現在我和哥哥一起去玩摔炮,我們先拿一個在手上,然后再往地上使勁一摔“爆”。回到屋里我就聞到了陣陣飯香,我趕快跑到廚房的一聲嚇死人了!發現奶奶竟然做了我最喜歡的春卷,我趕忙悄悄拿走一個春卷一下子塞到嘴里吃了。沒過一會兒就開飯了,紅燒肉、春卷、小雞燉蘑菇等,我們一家人一起坐在餐桌上,大家都很喜歡奶奶做的飯吃得津津有味。
到了晚上的八點鐘,我們準時準點的做到了電視機前看起了春晚。我最喜歡看的就是春晚了,應為春晚里有許多的節目:魔術、走秀、小品……一家人其樂融融的。3、2、1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2.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二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鄉是被稱為“道德之鄉”的渦陽,那里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
說起春節,除夕這天是非提不可的。因為在這天晚上,不到萬不得已時,人們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飯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人們圍坐在一起,談論著一年中的趣事,津津有味地吃著,享受著團圓的幸福。吃完團圓飯,人們來到院中觀看絢麗多彩的煙花,五光十色,形態萬千的煙花隨著陣陣響聲便沖上天,在漆黑的夜空中綻放。一大朵一大朵的煙花連成一片,使人看得眼花繚亂,真是美不勝收。在這天晚上,人們都要看“春晚”,一大家子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吃著瓜子,聊著天,其樂融融。到了午夜十二點,鞭炮聲一陣接著一陣,不絕于耳,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到了大年初一,人們都早早地起床,這是因為要去拜年了。大人們都拿著精心準備的禮品,而孩子們則跟在大人身后,去親戚朋友家拜年。每到這時,孩子們可開心了,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因為壓歲錢要到手了,不過這錢可來之不易,需要孩子們跪地磕頭才能得到。拿了壓歲錢的孩子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在這天呀,可不能忘了吃餃子。大人們在包餃子時,有時會包進一枚硬幣,誰要是吃到了有硬幣的餃子,便寓示著新的一年福氣綿延無邊。
在隨后的幾天里,便常常能聽到鞭炮聲。街上、房前處處都有鞭炮的零星炸響。每一次響亮的爆炸,都預示著一次快樂的歡呼。
一眨眼,春節就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們也照常上班。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著新的目標奮進、努力了!
3.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三
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曰子。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吃過飯后,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里裝著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里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
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晚上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么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最為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啰!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后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著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沒有煩惱!
4.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四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是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俗稱“年節“。每到春節,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掛燈籠,包餃子,貼窗花,吃年夜飯等等。
今年春節,燃放鞭炮的人越來越少了,看來大家對環保是越來越重視了。當然我們家也很少購買鞭炮。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我心想,一家人能坐在餐桌上吃年夜飯是多么難得呀!吃完年夜飯,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今年的春晚,窗外不時傳來霹靂啪啦的鞭炮聲,正所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雖說鞭炮聲少了,可是小區里還是很熱鬧的。
大年初一,我們一家先去大伯家拜年,在那里一待就是一天,那天下午,我特別無聊,只好躺在床上睡覺。中午沒有吃飯,因為早上九點媽媽包了餃子吃。哥哥姐姐們每人都有一部手機,玩的很高興,可就我沒有,要知道,我是多么渴望有一部手機啊!所以這個下午,我可是無聊透頂。
大年初二,我們一家人又去了小壩,最先去爺爺家,正好湯寶寶一家也在,就在爺爺家吃了飯,隨后,我們又去了三爺爺家,在那坐了一下午,而爸爸他們卻坐在桌前打牌,幾個小孩也就只能在沙發上吃著干果,看著電視……
大年初三,家里的商店正式開門了,下午去了舅爺爺家,就這樣,我們一家的拜年就到此為止了。
5.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五
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春節。每次春節,我都會想起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人們有很多習俗:貼春聯、吃年夜飯、放爆竹、給紅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放爆竹了。每年接近凌晨12點時就能聽見外面“啪啪”、“嗖嗖”的爆竹聲。每到那時我都要在陽臺上環顧四周,看著四面八方火光四射的禮花和爆竹,我也會按捺不住扯著爸爸走出戶外放爆竹。
我還記得第一次放爆竹的情景。我首先把爆竹放在地上,接著,我拿著打火機,把手剛伸出去又縮回來,心里有點兒害怕。爸爸鼓勵我說:“大膽試一試,見到引線燃了再縮手完全來得及。”爸爸給我打完氣,我深呼吸了一口,勇敢地把手伸過去。“咝咝”,引線終于點燃了!我趕忙跑到爸爸身后,捂住了耳朵。爸爸撫摸著我的頭說:“你看,不都點燃了嗎?別怕啦,快看著紅紅火火的爆竹!”我睜開眼睛,看到爆竹在黑色的夜幕中變幻成火樹銀花,漂亮極了!放爆竹真是又緊張又刺激,太好玩了!
過年真好!我們不僅能吃到香噴噴的年夜飯,還能放爆竹,和親人們團聚。希望我們家在新的一年順順利利,財源滾滾!
6.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是一年新春佳節。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收紅包,這些都是過年時的傳統習俗。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還是農村大年初一拜大年。
大年初一的奶奶家,周圍都掛著火紅火紅的燈籠。門上那一副副紅紅的新對聯,給春節增添了喜慶的氣息。大人們都在忙碌著:伯伯們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讓人感到非常的舒服;嬸嬸們則準備著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人看了就饞得直流口水。孩子們正在等著挨家挨戶拜大年時刻的到來!
初一一大早,還沒等媽媽喊,我就興奮地起了床,迫不及待地想去村里親戚家拜年。奶奶給我一個提前準備好的紅布袋子,好讓我裝親戚們給我的糖果餅干。出發前,爸爸囑咐我:“孩子,一定要記住對別人說祝福的話,才會得到更多的糖果喲。”我點了點頭。出門沒走幾步,就來到了大伯家。我上前輕輕敲門,大伯快步地從房屋里走出來。我怯生生地說道:“大伯,祝你新……新春快……快樂。”大伯點頭直笑,忙從糖盒里抓出一大把棒棒糖和奧利奧餅干,放進我的紅袋子里。我連忙謝了謝大伯,又高興地帶著弟弟妹妹們前往下一站。
我對大家祝福的話語說得越來越好,得到的糖果也越來越多。村子里最后一家親戚是我大姑姥家。我和弟妹們有經驗了,我們站成一排,大聲地說:“祝大姑姥新春快樂,恭喜發財,萬事如意。”大姑姥很開心,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大禮包”。里面有蘋果、巧克力、奶茶、餅干……
這些都是我愛吃的東西,我心里高興地不得了。紅布袋子越來越沉,我已經拎不動了。大家把各自的“戰利品”聚集在一起,分享著美味,吃著,說著,笑著……
我很喜歡春節這個拜年的習俗。它不僅給春節帶來喜慶吉祥的氣氛,也讓我明白了一道理:給別人送去濃濃祝福的同時,我們也得到了滿滿的收獲。
7.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七
在中國,節日似乎是歡快,團聚,喜慶的代名詞,每逢佳節,親人們聚在一起,各自訴說著在相聚的喜悅。節日是歡樂的。
中國有許多節日,元宵節,端午節,勞動節,元旦等。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風俗,不同的故事。但它們無不體現著中國味道。其中,最深受國人們喜愛的,莫過于春節了。
我小時候最喜歡春節。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忙著貼對聯,掛掛錢,按燈籠,有的人家還會在窗戶的四周安上窗燈,一到晚上,美麗極了。記得每到這個時候,天都非常冷,可我卻依然忍不住出來看。跟著爸爸讀對聯上的字,和媽媽一起數掛錢,和弟弟妹妹一起給爸爸媽媽打下手,既是又冷又累,我們卻依然很開心。
每到除夕那天,會有好多人來我們家,送各種各樣的好吃的,親戚們也都會來,同時也領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非常熱鬧,這也是我最盼望的事。兄弟姐妹一齊,我們就帶村子里的小樹林,小樹林附近是玉米地,冬天一到,玉米地全結了冰,有很多孩子會到那里玩。爸爸用以前的滑冰鞋和幾塊木板給我們做了冰車,我們輪流在車上滑,別提多開心。天還沒有太黑,村子里的鞭炮聲就不停地響,各色的煙花在天空上展示它們的美。我們幾個孩子全都跑出來看。媽媽們在屋里包餃子,爸爸們在一起喝茶聊天。十一點多,我們開始吃飯,餃子里包著硬幣。小時候,能在餃子里吃出硬幣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十二點多,我們躺在床上,心想著第二天會有更有意思的事情,美美的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孩子們都早早的起了床,穿上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吃過早飯,就到親戚家拜訪,男孩子還要磕頭。上午八、九點鐘是拜年的高峰期,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不管認不認識,總要說聲過年好。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歡笑。到了晚上,大家都聚在一個屋,吃著水果,喝著茶,聊著天。我們幾個孩子卻在后屋玩起了橘子皮大戰。這是新年最有意思的事。直到很晚了,我們才依依不舍的回各自的房間睡覺。這種節日的氣氛一直到初五初六,親戚們都走了,春節也結束了。
這種春節是我現在最期待的,可惜再也體會不到了。現在的春節,一點年味都沒有,除夕的夜晚,只有零星的火花在天空掙扎,初一的上午,街上只有斷續的人們,他們的臉上沒有了喜悅,擦肩而過只得到一臉的冷漠,沒有了善意的微笑。每到晚上,沒有了聚在一起聊天的祥和,只有聚在一起打麻將的爭執。老人獨自在前屋看電視,打麻將的兒女在后屋吵鬧。孩子們再也沒有了當年橘子皮大戰的樂趣,取而代之的是手機,電腦,電視,游戲。
現在的春節越過越麻木,年味越來越少,氣氛越來越低,真想回到以前的春節,只可惜時鐘只能前進,不能后退。過去,只能回憶和回味。
8.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八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大最傳統的節日。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買年貨、包湯圓,我家也不例外。
爸爸在店里很忙,因此今年貼春聯我成了媽媽的小幫手。媽媽打掃干凈大門后,我們就準備貼春聯了。首先把雙面膠和春聯準備好,在兩張春聯后面貼上相應的雙面膠。接著,搬來小凳子,媽媽踩上去,我拿來一張春聯遞給媽媽:“平嗎?盈盈。”“再向右一點,再向上一點點。”我一邊看一邊說,“好了,媽媽,很平的。”于是,又換到左邊,把剩下的一邊也貼好。最后貼橫批……“萬馬千軍創大業,五湖四海涌春潮”橫批:“歡度佳節”。貼完后我搖頭晃腦地讀了遍。媽媽戳了一下我的腦袋,說我是瘋丫頭。
貼上春聯后,感覺過年的氣氛更濃了。我覺得春聯設計的真好——紅底,紅紅火火過新年!
9.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九
春節里,我覺得最快樂的事是除夕夜放煙火。
在除夕夜的前一天早上,我和爸爸來到招商場那里賣煙花的地方,買了一大堆煙花,我們吹著歡快地樂曲滿載而歸了!這天夜里,我興奮得幾乎睡不著覺,心里盼望著:除夕夜快點到來!除夕夜終于到了。晚上,我吃完團圓飯就和爸爸帶著煙花興高采烈地下樓了。爸爸先找了一塊空地,接著把煙花“飛天火箭”輕輕地放在地上,最后用打火機點燃了引線,只聽“嗖”地一聲,飛天火箭沖向了天空,綻放出五顏六色的火花,真美!這時爸爸笑著對我說:“力力,你自己來放吧!”我聽了嚇得連忙直搖頭說:“我不敢,我不敢。”“男子漢大丈夫沒什么可害怕的,只要你一點燃煙花離它遠一點就行!”爸爸對我說。聽了爸爸的話,我還是有點膽戰心驚,“不要害怕,注意安全!”爸爸鼓勵我說。聽了爸爸的話,我鼓足了勇氣學著爸爸的樣子用打火機點燃了煙花,然后飛快地躲到了爸爸的身后,只見煙花噴出美麗的火花,一會兒像菊花開放,一會兒像流星,一會兒又像天女散花……啊!我成功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因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不再害怕,膽子也越來越大,一下子放了許多的煙花,真是太高興了!
通過放煙花這件事,使我知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意思了。
10.高二關于新年的作文 篇十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迎來了新年。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新的對聯,我們也不例外,貼春聯,貼“福”字,準備過一個熱鬧團圓的春節。
過新年的時候,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一家人經過討論,決定年三十中午包餃子,而且明確了各自的分工。媽媽和外婆負責和面和搟餃子皮、奶奶和爸爸負責剁肉拌餡,而我則和爺爺、外公負責最后一道包的環節。
說干就干,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媽媽和外婆用溫水和面,爸爸和奶奶快速的把整塊大肉切成了小肉丁,開始剁起肉糜,我和外公、爺爺各自洗手并在圓桌上攤上干凈的薄膜,等待著大顯身手。很快面團成型了,媽媽還在不停的揉面團只為是讓餃子皮吃起來夠勁道,爸爸也已經剁好餃子餡,為了讓餃子餡吃起來更美味,還不停在里面加了好多佐料。
總算到了餃子皮搟出來那個時刻,我迫不及待的拿起餃子皮放上肉餡,照著以前吃過的餃子的模樣包了起來,正當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奶奶笑嘻嘻的說:“你包的餃子哪像是餃子呀!分明就是一個大餛飩,讓你爺爺教你包吧!”于是爺爺立刻上來手把手教了我幾次,教完后我照樣畫葫蘆的學著爺爺的手法包了起來,正當我沾沾自喜的時候,外婆在邊上嫌我包的餃子肉放的太少,一會兒不好煮,聽到外婆這樣說我趕緊又包了一個肉餡多的餃子,可外婆這會兒又說我肉放多了,一會兒煮出來就破了。我想你們大人真麻煩,包少了不行、包多了又不行,能吃不就行了。
媽媽在一旁好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慢慢的和我說:“做事呀和包餃子是一樣的,做什么事都不能做的太過,也不能中途而廢,萬事適可而止就好!”于是我聽完就按照前面爺爺教我的方法和要領認真的包起餃子來,一會兒就包出了幾個符合要求的餃子來,而且慢慢的`也熟能生巧了。
是啊!做事不最求急著去做很多,也不要半途而廢,適當的是做好每一件事情,認真的去玩,就是的;做事畫蛇添足容易出錯,做事做少了呢又不全面。望著剛剛出鍋的熱氣騰騰的餃子,我不僅過了一個快樂的新年,而且又學到了一個非常受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