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一
基坑工程監測的內容包括哪些?
基坑工程監測包括支護結構監測和周圍環境監測。
支護結構監測包括:
(1)對圍護墻側壓力,彎曲應力和變形的監測;
(2)對支撐(錨桿)的軸力,彎曲應力監測;
(3)對腰梁(圍檁)軸力,彎曲應力的監測;
(4)對立柱沉降,抬起的監測等。
周圍環境監測包括:
(1)坑外地形的變形監測;
(2)鄰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傾斜監測;
(3)地下管線的沉降和位移監測等。
2.2024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二
基坑支護安全控制要點:
(1)基坑支護與降水、土方開挖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出具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滿足論證要求的應組織專家進行方案論證。
(2)基坑支護結構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3.2024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三
基坑施工應急處理措施有哪些?
(1)滲水或漏水:①坑底設溝排水、引流修補;②密實混凝土封堵;③壓密注漿。
(2)水泥土墻位移超過設計值:①采用水泥土墻背后卸載;②加快墊層施工;③墊層加厚;④加設支撐。
(3)支撐式支護結構墻背土體沉陷:①增設坑內降水設備降低地下水;②進行坑底加固;③墊層隨挖隨澆;④加厚墊層或采用配筋墊層;⑤設置坑底支撐。
(4)鄰近建筑物沉降:跟蹤注漿的方法。
(5)對基坑周圍管線的保護應急措施:打設封閉樁或開挖隔離溝、管線架空。
4.2024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四
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在哪些階段進行檢查和驗收?
(1)基礎完工后,腳手架搭設前;
(2)每搭設完6~8m高度后;
(3)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4)達到設計高度后;
(5)遇有六級及以上大風或大雨后;
(6)凍結地區解凍后;
(7)停用超過一個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5.2024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五
腳手架定期檢查的主要項目有哪些?
(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有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
(3)扣件螺栓是否有松動;
(4)高度在24m及以上的腳手架,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
(5)架體的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是否有超載使用的現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