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點梳理合輯 篇一
使用電焊機應注意哪些事項?
1、應由經培訓考核合格的焊工操作,并按規定穿戴絕緣防護用品。
2、電焊鉗:使用合格電焊鉗。能牢固地夾緊焊條,與電纜線連接可靠,這是保持焊鉗不異常發熱的關鍵。焊鉗要有良好的絕緣性能,禁止使用資質建議焊鉗。
3、焊接電纜
(1)焊接電纜應使用多股細銅線無接頭電纜,與電焊機接線柱采用線鼻子連接壓實,防止隨意纏繞造成的松動接觸不良、過熱、火花現象。連線柱上方應設置防護罩。
(2)焊接電纜長度一般不超過20-30m,過長時會加大導線壓降。
(3)焊接電纜橫過通道時,必須采取加護套、穿管等保護措施。
(4)嚴禁使用腳手架、金屬欄桿、軌道及其他金屬物搭接代替導線使用,防止因接觸不良引起火災和造成觸電
4、焊接不允許超載。電焊機使用過程中不允許超載,否則將會因過熱而燒毀電焊機或造成火災。以及超載造成絕緣損壞,還可能引起漏電而發生觸電事故。
我國有關標準規定,對500A以下的電焊機選定的工作時間周期為5min,并規定手工電弧焊機的額定暫載率為60%。
5、在設備上進行焊接前,應先把設備的接地或接零線拆掉。焊接作業規定,凡在有接地或接零線的工件上進行電焊時,應將焊件上的接地線暫時拆除,焊接完后再恢復;在焊接與大地緊密相連接的工作上進行電焊時,如果焊件本身接地電阻小于4Ω,則應將電焊機二次線圈一端的接地(接零)線暫時拆除,焊接完后再恢復。因為如果焊件再接零或者接地,一旦電焊機回路接觸不良,大的焊接工作電流可能會通過接地或接零線,從而將地線或零線熔斷,容易引發事故
6、進行電焊作業前,應檢查作業環境,清除危險因素和設置監護人員;當與其他人員和有關設施過近時,應采用屏護和安全間隔等保證作業安全;當高處焊接作業時,必須掛好安全帶。
7、在進行下列操作前切斷電源后進行:
(1)改變焊機接頭時。
(2)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
(3)轉移工作地點時。
(4)焊機需檢修時。
(5)暫停工作或下班時。
2.2023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點梳理合輯 篇二
生產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的類型:
通常采用殼、罩、屏、門、蓋、柵欄、封閉式裝置等作為物體障礙,將人與危險隔離。例如,用金屬鑄造或金屬板焊接的防護箱罩,一般用于齒輪傳動或傳輸距離不大的傳動裝置的防護;金屬骨架和金屬網制成防護網,常用于皮帶傳動裝置的防護;柵欄式防護適用于防護范圍比較大的場合或作為移動機械臨時作業的現場防護。
1.防護裝置的功能:(1)防止人體任何部位進入機械的危險區觸及各種運動零部件;(2)防止飛出物的打擊、防止人體灼燙、腐蝕傷害等;(3)容納接受可能由機械拋出、掉下、發射的零件及其破壞后的碎片等。在有特殊要求的場合,防護裝置還應對電、高溫、火、爆炸物、振動、放射物、粉塵、煙霧、噪聲等具有特別阻擋、隔絕、密封、吸收或屏蔽作用。
2.防護裝置的類型防護裝置有單獨使用的防護裝置(只有當防護裝置處于關閉狀態才能起防護作用);和與連鎖裝置聯合使用的防護裝置(無論防護裝置處于任何狀態都能起到防護作用)。按使用方式可分為固定式和活動式兩種。
(1)固定式防護裝置。它是保持在所需位置關閉或固定不動的防護裝置,不用工具不可能將其打開或拆除。常見型式有封閉式、固定間距式和固定距離式。
①封閉式:將危險區全部封閉,人員從任何地方都無法進入危險區。
②固定間距式和固定距離式:不完全封閉危險區,憑借其物理尺寸和離危險區的安全距離來防止或減少人員進入危險區的機會。
(2)活動式防護裝置。它是通過機械方法(如鐵鏈、滑道等)與機器的構架或鄰近的固定元件相連接,不用工具就可以打開的防護裝置。常見的有可調式和聯鎖式防護裝置。
①可調式防護裝置。整個裝置可調或裝置的某組成部分可調,在特定操作期間調整件保持固定不動。
②聯鎖防護裝置。防護裝置的開閉狀態直接與防護的危險狀態相聯鎖,只要防護裝置不關閉,被其抑制的危險機器功能就不能執行;只有當防護裝置關閉時,被其抑制的危險機器功能才有可能執行。在危險機器功能過程中,只要防護裝置被打開,就給出停機指令。
3.防護裝置的安全技術要求:
(1)固定防護裝置應該用永久固定(通過焊接等)方式或借助緊固件(螺釘、螺栓、螺母等)固定方式,將其固定在所需的地方,若不用工具就不能使其移動或打開。
(2)進出料的開口部分盡可能地小,應滿足安全距離的要求,使人不可能從開口處接觸危險。
(3)活動防護裝置或防護裝置的活動體打開時,盡可能與防護的機械借助鉸鏈或導鏈保持連接,防止挪開的防護裝置或活動體丟失或難以復原。
(4)活動防護裝置出現喪失安全功能的故障時,被其抑制的危險機器功能不可能執行或停止執行;聯鎖裝置失效不得導致意外啟動。
(5)防護裝置應是進入危險區的通道。
(6)防護裝置應能有效地防止飛出物的危險。
3.2023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點梳理合輯 篇三
鋁熱焊焊接安全注意事項:
1.作業過程中所有參加鋁熱焊人員都必須佩戴防護目鏡;
2.防護目鏡建議申報玻璃材質目鏡替代現有塑料目鏡;
3.鋁熱焊現場應用警界線隔離,并將鋁熱焊工器具分類擺放到不影響施工作業的地方(尤其高溫工具,夾具,底模板,焊渣等);
4.每次培訓線練習時應模仿正線焊軌情形,劃分好區域,拉好警界線,工器具擺放整齊;對焊接后的每個接頭進行冷打磨要徹底(以不妨礙探傷為好);
5.打磨時砂輪不能落到位,不能在焊縫處“吃”太深,應該循序漸進,逐層進行打磨;
6.氧氣,乙炔調節閥和氣體壓力表應定期送檢,并做好標識;
7.對每次焊接后的焊縫做好編號和記錄,焊縫冷卻后通知探傷對焊縫進行焊接。
4.2023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點梳理合輯 篇四
建筑施工安全特點:
(一)建筑產品的多樣性和施工條件的差異性,決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沒有固定的通用的施工方案。因此,也就沒有通用的安全技術措施。
(二)建筑施工的季節性和人員的流動性,決定了在建筑施工企業中季節工、臨時工和勞務人員占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安全教育和培訓任務重,工作量大。
(三)建筑安全技術涉及面廣,包括高處作業、電氣、起重、運輸、機械加工和防火、防爆、防塵、防毒等多專業的安全技術。
(四)施工的流動性與施工設施、防護設施的臨時性,容易使施工人員產生臨時思想,忽視這些設施的質量,使不安全隱患不能及時消除,以致爆發事故。
(五)健筑施工行業容易發生傷亡事故的是高處墜落、起重傷害、觸電、坍塌和物體打擊。防止這些事故的發生是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重點。
5.2023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點梳理合輯 篇五
工地防火和防雷設施安全要求:
(1)建立防火責任制,將消防工作納入施工管理計劃。工地負責人向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應進行防火教育。定期開展防火檢查,發現火險隱患及時整改。
(2)嚴禁在高層建筑腳手架上吸煙或堆放易燃物品。
(3)在腳手架上進行焊接或切割作業時,氧氣瓶和乙炔發生器應放置在建筑物內,不得放在走道或腳手架上。同時,應先將下面的可燃物移走或采用非燃燒材料的隔板遮蓋,焊接完成后,及時清理滅絕火種,沒有防火措施,不得在腳手架上焊接或切割作業。
(4)在走道處及每隔二層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滅火器材。
(5)鋼管腳手架、附著式井字架和施工電梯等設施,當其高度超過周圍建筑物時應設避雷裝置,并經測試合格方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