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級上冊語文佳句積累 篇一
1.比喻句(1)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
這句話把水浪比作水墻,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2)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這句話把浪潮比作戰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3)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
這句話把稻田比作銀毯,生動形象地寫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2.擬人句
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
這句話把錢塘江當成人來寫,十分形象有趣。
3.排比句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不僅使描寫細膩、形象生動,更增強了韻律感,使語言富有氣勢。
4.設問句
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還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都有。
運用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引出下文。
2.四年級上冊語文佳句積累 篇二
1.比喻句(1)青苔把它裹起來,它躺在那兒真可以說成了一個囚犯。
這句話把豌豆比作囚犯,說明了最后一粒豌豆進入了一個惡劣的生存環境,得不到陽光和自由。
(2)蝙蝠就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
這句話把蝙蝠比作沒頭蒼蠅,形象地寫出了蝙蝠耳朵和嘴被封住后,飛行時的混亂狀態。
(3)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這句話把超聲波比作波浪,把陌生的事物用常見的事物進行比喻,使得超聲波的特點更加簡單明了。
2.設問句
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是怎么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自問自答是設問句的特點,以設問句引出文章的中心內容,點明蝙蝠和飛機飛行安全的關系。
3.反問句
(1)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這句話是說它的眼睛特別敏銳,但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
(2)這不是難為蝴蝶嗎?
這確實是難為蝴蝶。
4.排比句
它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載不動一個水點;它們身上的彩粉是那樣素潔,一點兒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們是那樣的柔弱,比一片樹葉還無力,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
排比句的使用,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蝴蝶的弱小,也突出了作者對蝴蝶的擔心和著急。
5.含有關聯詞的句子
(1)這里既溫暖,又舒適。
(2)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請你來吧!
(3)雖然母親不相信,但她還是仔細地用一根小棍子把這植物支起來。
(4)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5)它一邊飛,一邊從嘴里發出一種聲音。
(6)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7)我一想起來就為蝴蝶著急。
(8)它們是那么高興,那么鮮艷。
關聯詞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1)填寫合適的關聯詞。(2)用關聯詞來仿寫句子。
6.含義深刻的句子
此刻,頂樓窗子旁那個小女孩——她的臉上洋溢著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發著亮光——正注視著豌豆花,快樂地微笑著。
豌豆花的力量是無窮的,它給了這個純真可愛的小女孩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小女孩“快樂地微笑著”說明她的身體也逐漸恢復了健康。這一朵微不足道的豌豆花不但是眼前的美景,也是生命的重要啟示,更是最后一粒豌豆追求理想、努力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的結果。
3.四年級上冊語文佳句積累 篇三
1.比喻句(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粒粒珍珠,彎彎的月亮像一張精巧的弓。比喻形象生動。
(2)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這句話把風拂過的葉子比作波紋,清晰地表達出風吹過爬山虎的葉子時的景象。
(3)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
這句話把爬山虎的腳比作蝸牛的觸角,突出了爬山虎的腳細小。
(4)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從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
這句話把蟋蟀住宅出口的草比作門,突出了蟋蟀住宅的精致。
2.擬人句
(1)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2)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3.設問句
它有特別好的工具嗎?沒有。
引出下文,為稱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做鋪墊。
4.四年級上冊語文佳句積累 篇四
1.比喻句宇宙混沌一片,像個大雞蛋。
把混沌的狀態比作大雞蛋,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混沌世界的特點。
2.排比句
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排比句使得文章行文氣勢極足,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盤古的偉大貢獻。
5.四年級上冊語文佳句積累 篇五
1.比喻句(1)它,不過跟一個酒瓶子一樣罷了!
把“大鵝”比作“酒瓶子”,形象地寫出了大鵝在金奎叔眼中的渺小。
(2)這時你看吧,兩只旋轉的陀螺奮勇搏斗,旋風般撞向對手,剛一接觸,又各自閃向一邊,然后重整旗鼓再戰——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陀螺”比作“旋風”,形象地描寫出兩只陀螺比賽的激烈場面。
2.擬人句
(1)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搖一擺地、神氣地朝我們走過來。
這句話抓住鵝的神態、動作進行描寫,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鵝不可一世的霸道樣子。
(2)好的冰尜兒尖部嵌一顆滾珠,轉起來能增加許多嫵媚。
寫陀螺嫵媚,這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容陀螺,可見作者對陀螺已經達到超級喜愛的地步了。
3.含有關聯詞的句子
(1)要是在路上碰到鵝,就得繞個大圈子才敢走進去。
(2)要是我會豁虎跳,這場戲就不至于砸鍋了。
(3)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來的。
(4)我的陀螺剛一露面,就招來了一頓嘲笑。
6.四年級上冊語文佳句積累 篇六
1.比喻句這個問題像一團烈火一直燃燒在周恩來心中。
把“問題”比作“烈火”,寫出了周恩來對這個問題的執著和熱衷。
比喻句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1)判斷是否是比喻句,這個比喻句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2)仿寫比喻句。
2.反問句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醉臥沙場”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這一句通過反問的手法,寫出了戰爭的殘酷。
7.四年級上冊語文佳句積累 篇七
1.比喻句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這句話把虱子比喻成車輪,形象地寫出紀昌眼力練習的效果。
2.神態描寫的句子
官紳們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
這句話是神態描寫,寫出了官紳們看到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后害怕的樣子,十分生動。
3.一語雙關的句子
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這句話一語雙關,他是想去懲辦巫婆和官紳,而且計劃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