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練習題及答案 篇一
觀潮(節選)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看看提下,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
1.本段運用了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對大潮的景象進行描寫。如,作者把大潮分別比作_________和_________,讓我們充分體會到了錢塘江大潮的氣勢。(3分)
2.我從“再近些”一詞知道這一段是按照由( )及( )的順序寫的。(2分)
3.后一段運用了“滿天卷地”和“風號浪吼”這兩個詞語,說一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讀第一段的時候,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喻、水墻、白色戰馬
2.遠、近
3.這兩個詞寫出了潮頭過后余波依舊氣勢宏大,更能突出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4.語調要高昂,讀出潮來時浩浩蕩蕩的氣勢。
2.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練習題及答案 篇二
一、我會查字典。(9分)“昧”用音序查字法,應先查大寫字母______,再查音節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應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畫。“昧”在字典中的解釋有:①昏暗;②隱藏,隱瞞。“半明半昧”的“昧”應選第________種解釋。我能為“昧”找兩個形近字______、______,分別組詞為________、________。
二、寫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4分)
1.錢塘江大潮難道不是天下奇觀嗎?( )
2.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
3.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
4.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 )
答案
一、M mèi 日 5 ① 味妹
示例:味道 姐妹
二、1.反問 2.比喻 3.排比 4.擬人
3.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練習題及答案 篇三
走月亮(節選)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過嗎?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這時候,阿媽喜歡牽著我,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著,走著……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哦,阿媽,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樹葉做小船,運載許多新鮮的花瓣……哦,阿媽,我們到溪邊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過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1.根據文意填空。(7分)
(1)“我”和阿媽在( )的夜晚,看到了( )升起的月亮。
(2)“我們”看到了( )的月盤和( )的月光。
(3)“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著,看到了( )、( )和( )等景物。
2.聯系課文內容寫出你對“走月亮”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一選正確的理解。(4分)
(1)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 )
A.這里的溪水很特別,有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所以非常吸引人,“我”和阿媽就是沖著這美妙的香味來的。
B.潺(chán)潺的溪水,穿過草叢,散發出山草和野花的清香;皎潔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波光閃閃。
(2)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
A.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天上的月亮倒映在一個個小水塘中,就有了無數個月亮的倒影,就像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B.小水塘中的月亮其實是天上的月亮的倒影,這句話中的“抱”字換成“裝”“放”等表達效果是一樣的。
答案
1.(1)秋天 洱海邊
(2)明亮 柔和
(3)溪水 鵝卵石 小水塘
2.在月亮下散步。
3.(1)B (2)A
4.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練習題及答案 篇四
1.美麗的景物:填上恰當的修飾詞語。(8分)( )的點蒼山 ( )的月光
( )的小路 ( )的溪水
( )的鵝卵石 ( )的小水塘
( )的果園 ( )的小星星
2.漂亮的植物:填寫表示顏色的詞語。(4分)
( )的蘆葦 ( )的梨子
( )的葡萄 ( )的稻子
答案
1.高高、柔和、灑滿月光、細細、灰白色、可愛、月影團團、閃爍
2.白白、黃黃、紫色、金黃
5.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練習題及答案 篇五
1.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根據課文內容填空。(6分)遠觀: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__________的響聲,好像__________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________。
近看:只見________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那聲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_______起來。
2.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排列順序。(3分)
( )漲潮時,潮水受漸狹江面的約束,潮越來越高,形成了洶涌澎湃的壯觀景象。
( )杭州灣外寬內窄,呈喇叭形。
( )東面的灣口寬達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寧市鹽官鎮附近,卻只有3千米。
3.詩文相融。(3分)
唐代詩人__________的《浪淘沙》一詩也對大潮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其中詩句“八月濤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觸山回”寫出了大潮的來勢洶洶,壯觀的景象給人們無盡的遐想。
答案
1.隆隆、悶雷、白線、白浪、山崩地裂、顫動
2.3、1、2
3.劉禹錫、吼地來、頭高數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