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 #有書真好初二日記600字#】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書真好,能夠讓我們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提高素養。在初二生活中,我們也會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書籍,比如課本、小說、文化書等等。這些書籍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學習知識,還能夠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養。《有書真好初二日記600字》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內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有書真好初二日記600字 篇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人類精神的糧食;書籍是人類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書陪伴我,不再孤獨,有書的感覺真好。
書,帶給我快樂。書的世界五彩繽紛,讓我看得眼花撩亂,我喜歡讀的便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我大約五歲時,就已經看過了電視劇卡通版的《西游記》。劇中人物的形象早已在我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暑假里,再次拿起《西游記》這本書閱讀的時候,人物形象在某個劇情里,就展現出來。例如:三打白骨精,一個妖精可以變出三番模樣,每一番模樣都能迷惑了豬八戒、沙僧、唐僧。孫悟空每番痛恨那妖精的面孔;每番那打斗的情節是那么精彩;每番那阻擋八戒的動作,讓我哭笑不得,而又逗得那些幼小兒童哈哈大笑,我跟著笑了起來。有書真好,書給了我無窮的快樂。
書,帶給我知識。書,的確像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讓我解決難題,豐富自己。人從小到大自己懂得的知識就不算多,遇到不懂的就會詢問姐姐。朋友,再者是書。上次看《百科全書》這本書之后,我充分利用上面的知識,解決了日常生活中的難題。夏日炎炎,在晾衣服的媽媽,突然大叫一聲。原來是被蜜蜂蟄了一口,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對了,書中有說過,被蜜蜂蟄了解決的方法,對了,書中有說過,被蜜蜂蟄了后,立刻用肥皂清洗,這樣既可止住疼痛。我便拉著媽媽,用肥皂水浸泡一會兒,果然疼痛不已的媽媽說:“好了,不疼了。”書讓我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又讓我進一步了解知識。
書,帶給我力量。我近翻了翻作文書,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在路上,相信自己》。這篇文章,講述生活中的三種角色——主角,配角和導演。人生就如一場戲,戲中有的人想當主角;有人想當導演;有人甘愿當配角。我明白了自己在人生中的角色——導演。因為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導自演出自己的人生。人生為自己而精彩。書,給我力量,讓我有勇氣走出自己的人生。
書,帶給我快樂;帶給我知識;帶給我力量。我覺得,有書真好。
2.有書真好初二日記600字 篇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自幼時起,在鄉間田野,爺爺教我讀書,書中美妙的文字將我深深吸引住了,不能自拔。開始時,我厭惡讀書,認為書是一個不吉利的東西,他趕走了我的父母,又留給我孤獨,所以我痛恨讀書。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只能待在家里,靠在火爐邊上取暖。閑得無聊,我到處翻東西,在角落里找到《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博望坡前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諸葛亮三次火攻——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大火燒得曹軍膽戰心驚,燒得三分天下,燒得“既生瑜,何生亮”。整個冬天,爺爺都看著我讀書,時不時還會提出問題,讓我自己思考,得出答案。那我感到“有書真好!”它沖淡了生活的平淡,沖走了生活里的孤獨,讓我在書的海洋里看一幕幕人生浮沉。
在爺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漸漸不延誤讀書,越來越喜歡上書。讀到《岳飛傳》時,我心隨岳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讀到《文天祥傳》時,我嘆息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讀到《戚繼光傳》時,我感慨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有書真好!”我似乎已不是黃毛小兒,欲與英雄試比高,一絲絲愛國之情和惋惜之恨交替流露在我心間,祖國山河壯麗無限,任憑誰也不能踐踏我們的尊嚴。
爺爺去世時,手中還握著書,呢喃地說道:“書者,亦友人。友人在,書便好;無人在,則孤獨一生。”我看著爺爺的眼睛,那一絲絲愛書的目光投在手中的書上。那一刻我明白了爺爺說的真正含義:書是你的朋友,不讀書的人一生都是孤獨的。爺爺的一生是幸福的,有書為伴,生命有限,但是書卻延展了爺爺的生命。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看著那一箋箋白紙,寫下“有書真好!”,它沖走了生活的孤獨,豐盈了內心,它成為一生不離不棄的摯友,讓有書的每一天都熠熠閃耀。
3.有書真好初二日記600字 篇三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讀書對古人是多么重要!古人對讀書都如此看重,作為新一世紀的中學生,又怎能不讀書呢?
從我上幼兒園起,書就一直陪伴著我。爸爸媽媽會讓我從一些簡單的小圖冊開始學起,等我上了小學,會看拼音時,再買一些注音的故事書給我學習,后來,是高年級的小學生了,已經會看一些名著了。我慢慢成長,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名中學生,可以閱讀、讀懂更多的書了。
讀書的好處有很多:多閱讀,可以提升寫作能力;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可是,讀書也要有選擇性,要讀一些對青少年有幫助的書,應少看漫畫書,多讀一些中外名著。而不能選擇那些對青少年有害的書。
多讀好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從《魯濱遜漂流記》中我明白了:遇到苦難不要退縮,而要抬起頭來,頑強地與它抗爭到底,只要你不害怕、不退縮,困難終會向你屈服的,不應做生活中的弱者,而要做強者!在《伊索寓言》中那一個個短小的故事,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從中也可以看出伊索那頑強的精神。《十萬個為什么》為我解開了無數謎團,使我了解了世界的奧秘。《老人與海》中頑強的桑地亞哥告訴我做人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因為沒有這種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
書一直陪伴著我成長,我暢游在書海中。讀書,讓我獲得了很多知識;讀書,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當然,讀書,也讓我感到很快樂。
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你一直陪伴著我,一路上,有你真好!我與你為伴,品讀人生,豐富人生!
4.有書真好初二日記600字 篇四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翁森一句,道出了書中的無盡奧妙,一本好的書往往家喻戶曉,成長為經典后又接著影響下一代。我總會不自覺的被書中的精彩所吸引,以致于忘卻周遭的一切,沉浸書香而不自拔。每當我讀完一本好書,內心深處可謂是幸福指數滿滿。每每品味,總能有如覓知音的感覺,那時我總會發自內心的感慨一句“有書真好啊!”
陸放翁曾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確,書再有味,終歸起到的也只是一架架橋梁的作用。如果想要通過橋梁到達目的地,還需要親身實踐才行。這時書便成了為我們啟發思路,指引方向的重要伙伴。書中的智慧指導著我們,雖不能讓我們事事成功,卻會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許多彎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橋梁已固,蘇軾的千古名句已然告訴我們——“打鐵還需本身硬”。盡管我們出生各異,書卻能做到一視同仁。好的書籍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增長他的學識,進而開闊視野,拓寬胸襟,豐富情感,終滲透到人生中的方方面面。可見讀書的好處是數不勝數的。與書中人神交,追隨先賢步伐,聆聽圣人教誨,潛移默化,書已然開始改變著我們。
寧靜致遠。當我們戒去塵世的喧鬧浮躁以誠懇的態度去讀書,如書蟲般孜孜不倦地吸食書中的精華。放眼所有的閱覽室,想必那時定然能聽到“沙沙”的翻書聲。窗外陽光明媚,屋內把酒言歡,當細碎的陽光透過紗窗照到書頁上時,書中人的熱切與現實的誠懇一道,構成了多么和諧的一幕。透過書本,我已然明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惟愿書籍相伴一生,不朽名篇傳遞永恒。有書——真好!
5.有書真好初二日記600字 篇五
老師說:“它是一把鑰匙,開啟智慧的大門。”爸爸說:“它是海上的燈塔,為你指引成功的方向。”媽媽說:“它是一位良師,教會你許多知識。”但我更覺得,它是一位益友,幫我驅趕著孤獨,帶來快樂。它就是書。
翻開教科書,讀老舍的親切,朱自清的優美,冰心的淡雅……翻開四大名著,看《西游記》的斗智斗勇;看《紅樓夢》的悲傷凄美;看《三國演義》的雄心壯志;看《水滸傳》的兄弟情義。翻開校園小說,看著它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故事,都是那么貼近生活。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誰能說不是呢?它教會我們一些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們成長。這又讓我增加了對它的喜愛。
我對書的喜愛程度可以達到癡迷的地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書蟲。每當做完作業時,我就會捧起它,品讀起來。有時是名著,有時是一些科普小說,有時是一些校園小說……讀名著,與故事中的角色一起冒險;讀科普小說,探索著那些未知的奧秘;讀小說,與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玩耍……
細細品讀著它們,傷心時,我會變得高興起來;高興時,我可以變得更高興。它們就像一個個心靈安慰師。為我們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故事,撫慰著我們,帶我們遠離城市的喧囂,進入到書的世界里。
書對我來說,已經是生活中的一個必需品了。它令我歡喜,同時也令我有著深深的擔憂。有時,得到了一本新書,我便愛不釋手,總是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怎么也看不夠。做完作業看,吃飯時也看,就連走路也看,整個人恨不得撲在書里面。不過,由于看得太入迷,在家里走路,常常會磕到墻上,桌角……這也是讓我苦不堪言。
書讓我著迷讓我憂,但我依然喜歡著它。它是一把鑰匙,開啟智慧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