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內蒙古公務員面試熱點模擬示例梳理 篇一
【熱點背景】
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截止到20xx年末,我國新的老年人口數據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占總人口的17.9%;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占總人口的11.9%。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總量多的國家。
由于人口老齡化,勞動力嚴重不足日本,近期擬將退休年齡延遲至70歲。引發各界的熱烈討論。網友紛紛感嘆:“有可能你沒錢養老,70歲都還在工作,真是工作一輩子啊。”而更有網友擔心:日本人能干到70歲再退休,而我40歲就要被職場拋棄了。
【模擬示例】
人口老齡化問題一直存在,日益壯大的老年人群體導致勞動力不足,進而導致年輕人工作時間的延長,近期日本更因此問題將退休年齡延長至70歲。對此你怎么看?
【熱點解析】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相當長期的一個基本國情,應對人口老齡化無疑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的重大任務。人口老齡化導致的退休年齡的延長是短期緩解勞動力不足的舉措,但要真正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還需改善人口年齡結構。以下舉措是對此問題的一些淺見。
其一,大力發展老年健康事業。要以“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引領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健康老齡化。加快構建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覆蓋城鄉、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其二,機器人的大規模使用。智能產業的日益壯大為高重復性高強度的工作崗位帶來了解決舉措。如日本正在研究無人種地技術,甚至是無人駕駛的農機、小型農業機器人。科技改變生活,合理運用科技,可以高效的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其三,要根本解決老齡化的問題,提高生育率成為根本舉措。讓生育權回歸家庭,并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包括教育體系以及女性孕期權利保障體系。“人”才是國家發展壯大的根本。改善人口年齡結構,改善性別比例是改善人口老齡化的必要措施。
其四,強化自身,實現自我價值。現在的工作崗位鮮有簡單重復即可的。復合型的人才是未來工作崗位的剛需。想要不被時代的潮流所替代,就需要我們長期學習,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實現自我價值。
人口老齡化是長期的社會問題。現階段人均壽命的普遍高于過去,所以日本延長工作時間是也算是相對合理的,在足夠的社會醫療保障條件下,老年人也可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這不僅解決了一定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也是緩解老年人孤獨的一個方式。但長期的人口年齡結構改善還需整個社會擔起責任。我們要正確面對人人都會衰老的事實,擺正心態,正確理解老年人群體。人人皆會老,家家都有老人,面對人口老齡化危機,人人有責。
2.2023年內蒙古公務員面試熱點模擬示例梳理 篇二
【熱點背景】
大學生往往心懷一腔熱血,夢想大展宏圖;但工作后的歷經萬般辛苦,生活依舊碌碌,工作不如意,期待沒實現,生活完全不如預期的那樣,漸漸地,大部分人,開始幻想起了退休,有了退休預備員的屬性。“退休預備員”指的是年紀輕輕就預備著退休的人。現在有很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工作還沒穩定,就準備以“退休預備員”出道。他們時常幻想著早點退休,對工作沒有什么雄心壯志,只想拿著退休金,種種菜喝喝茶。這也是一個新出現的社會現象,和前輩們年輕時干勁十足的狀態相比,“退休預備員”們都非常佛系,好像對成功沒了渴望。
【模擬示例】
退休預備員一詞的出現,引發了大面積的共鳴,尤其是年輕人。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要點】
原因:
1.年輕人剛剛踏入社會,初入職場,生存的環境驟然改變,由單一的生活,變成了生活和工作,從事自己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并為之付出,持續的付出就會令人厭煩;
2.房價、物價居高不下,工作難找,相比于父輩,這代年輕人承受著更多的壓力。而初出茅廬的學生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在職場中處于弱勢的地位,漸漸地覺得自己技不如人,開始自我否定,喪失自信。
影響:工作狀態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追求,折射出一個人的人生態度。“退休預備員”們在工作中易感到疲累,對工作缺乏興趣,這不僅使得他們工作效率低,事業上難有建樹,也逐漸抱著“佛系”心態對待生活,進而消磨斗志,喪失積極進取的蓬勃朝氣。
對策:年輕人仿佛是處在社會大潮中的小船,內心渴望風平浪靜,更渴望駛入避風港停泊,可四面都是大海,唯有加固自己,乘風破浪,才有入港的一天。在前進道路上,或許會遭遇困阻,但這絕不能成為做“退休預備員”的借口,更不能演變成精神上的“早衰”。在能吃苦的年紀,選擇逃避和安逸,待到時光逝去、韶華不再,只能空悲切。年輕人應該珍惜苦練本領、增長才干的黃金時期,以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直面人生中的挫折與困難。珍惜光陰,保持銳氣,扎實工作。在思想上謹記修身立德之道,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一身的浩然正氣。
3.2023年內蒙古公務員面試熱點模擬示例梳理 篇三
熱點背景: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力爭到20xx年,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權利人維權“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的局面明顯改觀。到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保護能力有效提升,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更加優化,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得到更加有效發揮。
模擬示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力爭在20xx年使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到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邏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說:農耕時代,時間就是金錢;工業時代,效率就是生命;而我們這代人,遇到的就是知識就是力量。是的,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圍繞知識的原創、搬運、服務成為了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極大的激發了人們圍繞知識傳承、傳播、創新、應用、培訓等方面的興趣。也因此有人說道,我們進入了知識付費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到來讓萬眾興奮欣慰。既能夠學習知識加強創造推動社會文化文明發展,又能夠為經濟騰飛貢獻力量,何樂而不為。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在一片光明的表層之下,也有種種隱憂。其中為突出的就是知識侵權現象多發易發,維權難度較高。終為人們投身知識經濟的熱情潑了一瓢冷水。人們多了幾分抱怨和遠離,少了幾分信任和付出。長此以往,知識付費的進程會受到遏制,知識經濟的發展會受到阻礙。
付出不少心血的原創作品,還沒有刊印成書籍,就在網絡上免費分享流傳;已經廣泛刊印出版的作品,也能夠輕而易舉進行翻版復制,以便宜的價格擠占了正品市場。這一起一切的表現,給人們造成了一種知識獲取免費,作品收費不妥的印象,更為嚴重的是,知識創作的前期投入得不到后期回收,使得誰創作創新誰就被淘汰出局的怪圈產生,極大的打擊了創作人的積極性。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是社會發展所需,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就是一劑強心針為知識付費和知識經濟輸入了巨大的能量。對于知識侵權行為形成了震懾,對于行業氛圍進行了澄清和培育。
然而,知識付費了,消費者對付費產品的要求必然就高了,要想推進知識經濟的進步和發展,如何提高知識產品的質量、數量和差異性是擺在行業面前的首要問題;同時,制度保障是有了,監督能夠落實到位嗎?特別是線上監管如何強化監督就關乎知識產權的保護落實情況。
可見,知識產權保護只是知識付費時代發展的第一步,后面的每一步,都需要全社會都行動起來,為知識經濟的各項制度建設和文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