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 #初二歷史期中下冊考點#】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于向人請教,結果是郁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以下是©無憂考網為(wei)您整理的《初二歷史期中下冊考點(dian)》,供大(da)家查閱。
1.初二歷史期中下冊考點 篇一
1.對農業的改造
(1)時間:1953年(nian)—1956年(nian)
(2)改造方式(shi):引導農民參加(jia)農業(ye)生產合作社,走集體(ti)化和共(gong)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dao)路。
2.對資(zi)本(ben)主義工商業的(de)改造
(1)時間:1954年—1956年
(2)方式:先是公私合營,后(hou)來(lai)對資本家占(zhan)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zhong)國特(te)色社(she)會主(zhu)義改造中(zhong)的創舉)
3.三大(da)改造完(wan)成(cheng)的意義:
1956年底,國(guo)家基(ji)本(ben)完成了對農業(ye)、手(shou)工業(ye)和資本(ben)主(zhu)(zhu)義(yi)工商業(ye)的社會主(zhu)(zhu)義(yi)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you)制轉變為社會主(zhu)(zhu)義(yi)公有(you)制的任務(wu)。我(wo)國(guo)初步建立起社會主(zhu)(zhu)義(yi)的基(ji)本(ben)制度,從此(ci),進(jin)入社會主(zhu)(zhu)義(yi)初級階(jie)段。
4.三大改造(zao)的實質:
把生產資料(liao)私有制轉變(bian)為社會(hui)主義公有制。
5.三大改造的缺(que)點:
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
2.初二歷史期中下冊考點 篇二
一、探索中的(de)良(liang)好開端(duan)與(yu)失誤(wu)
1、良好開端——中共八大召開
(1)背景:
①國際背景(jing),20世(shi)紀(ji)50年代中期,世(shi)界經濟與科技迅速發展。
②國(guo)內背(bei)景:三大改造(zao)基(ji)本完成,社會主(zhu)義制度在我國(guo)基(ji)本建立,對國(guo)內主(zhu)要矛盾作出(chu)了正確的分析。
國(guo)內主要矛盾:建立先進(jin)工(gong)業國(guo)的(de)要求同落后農(nong)業國(guo)的(de)現實之間的(de)矛盾
人民對經濟(ji)(ji)文化迅速發展的需(xu)要同經濟(ji)(ji)文化不能滿足(zu)人民需(xu)要的狀況的矛盾(dun)
(2)時間與地點(dian):1956年,北京
(3)主要(yao)任務:集中力(li)量(liang)發展社會生產力(li),實(shi)現國家工(gong)業化(hua),逐步滿足人民(min)日益增長(chang)的物(wu)質和文(wen)化(hua)需要(yao)。
(4)意義:這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lu)的良好開端。
2、失誤
(1)主要(yao)表現:大(da)躍進(jin)和人民公(gong)社化運(yun)動。
(2)主要標志:高指標、瞎(xia)指揮、浮夸風(feng)、“共產”風(feng)。
(3)失誤原因:
①由于中國剛(gang)剛(gang)從革(ge)命戰爭轉(zhuan)向(xiang)社(she)會(hui)主義(yi)建(jian)設(she),黨和人民對(dui)我國社(she)會(hui)主義(yi)所處的(de)發展階段認識不足(zu)。②對(dui)如何建(jian)設(she)社(she)會(hui)主義(yi)缺少經驗。③急于求成。④忽視了客觀(guan)的(de)經濟(ji)規律。
(4)影響:
①使得“左”的錯誤在全國各(ge)地嚴重(zhong)泛濫開來。
②使國家和人民(min)面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nan)。
(5)調整:
1961年春,黨和政(zheng)府全(quan)面調(diao)整國民(min)經濟,恢復(fu)發展生產。經過(guo)努力,不久(jiu)就(jiu)取(qu)得明顯成效。
二、建設成就與模范人物(wu)
(1)建設成就
①主要工業產品都有很(hen)大(da)(da)增(zeng)長,石(shi)油(you)(you)(you)工業尤為突(tu)出。大(da)(da)慶油(you)(you)(you)田建成(cheng)結(jie)束了中國靠“洋油(you)(you)(you)”的時代,實現(xian)原油(you)(you)(you)和石(shi)油(you)(you)(you)新(xin)產品全部自(zi)給。
②新(xin)興的電子工(gong)業、原子能工(gong)業、航(hang)天工(gong)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
(2)模(mo)范人(ren)物及其先進事跡
①鄧稼先:為(wei)中國研制原子 彈(dan)、氫彈(dan),被譽為(wei)“兩(liang)彈(dan)元勛”
(注:“兩彈(dan)一星”指(zhi)的是(shi)原(yuan)子(zi) 彈(dan)、導彈(dan)和(he)人(ren)造地球衛星)
②王進喜(xi):參加(jia)大(da)慶油田會戰,為中國實現(xian)原油和石油產品自給作出貢獻,被譽為“鐵人”
③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治理風沙,被譽為“縣委書記的好榜樣““黨的好干部”
3.初二歷史期中下冊考點 篇三
第1課中國(guo)人民站起來了
一、第_屆(jie)中(zhong)國人民政治協商
1、時間地點:1949年9月在北平舉(ju)行。
2、主要任務:籌備建國,為中華人(ren)民共和國的正式(shi)成立(li)作好了充(chong)分的準備。
3、內容:
①通過了(le)《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qi)臨(lin)時憲法作用)
②選舉中央(yang)人民政府(fu)委員會;
③決定以五星紅旗為(wei)國(guo)旗,以《義勇(yong)軍進行曲》為(wei)國(guo)歌,以北京為(wei)首都(dou);
④采(cai)用(yong)公元紀(ji)年;
⑤決定在首都(dou)廣(guang)場建立(li)一座人民(min)英雄紀念碑(bei)。
注(zhu):中(zhong)央人民(min)政府委員會會議任(ren)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li)兼(jian)外交部長(chang)。
二、開國大典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①(國內(nei)意義)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de)屈(qu)辱歷史,真正成(cheng)為獨立自主的(de)國家;中國人民(min)從此站起來(lai)了,成(cheng)為國家的(de)主人。
②(國際意義)壯(zhuang)大了世界(jie)(jie)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jie)(jie)被(bei)壓迫民族和被(bei)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de)斗爭。
3、如何理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中(zhong)華人(ren)民(min)共和(he)國(guo)的成(cheng)立,中(zhong)國(guo)從此擺脫了被(bei)壓迫、被(bei)奴役的命運,獲得了民(min)族的獨(du)立和(he)人(ren)民(min)的解(jie)放。人(ren)民(min)從此政(zheng)治上(shang)當家作主,經濟上(shang)成(cheng)為生產資(zi)料的主人(ren),國(guo)家實力不斷增強,人(ren)民(min)生活水平將(jiang)不斷提高。
三(san)、西藏和(he)平解放
1、時(shi)間:1951年
2、西藏首席談判代(dai)表:阿沛·阿旺晉美(mei)
3、意義:祖國大陸獲得了(le)統一,各族人民實現(xian)了(le)大團(tuan)結。
第2課可愛的人
一、保家衛國
1、原因:
(1)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了中(zhong)國的安全。
(2)朝(chao)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
2、時間:1950年(nian)10月~1953年(nian)7月
3、目(mu)的:保家衛(wei)國(guo)
4、經過與結果:1950年10月,以彭(peng)德懷(huai)為司令員的中(zhong)國人民(min)志愿(yuan)軍開赴朝鮮(xian)前(qian)線,同朝鮮(xian)軍民(min)一起抗擊美(mei)國侵(qin)略者。在(zai)朝鮮(xian)戰場上(shang)中(zhong)國 軍隊五(wu)戰五(wu)捷,把(ba)美(mei)國侵(qin)略軍趕(gan)回(hui)到“三八線”。1953年7月美(mei)國被(bei)迫在(zai)停戰協定上(shang)簽字,中(zhong)國人民(min)志愿(yuan)軍凱旋(xuan)而歸。
5、英(ying)雄人物的事跡(ji):
①黃(huang)繼光,舍身堵槍口,掩護戰(zhan)友(you)奪回陣地。
②邱(qiu)少云,為保證潛伏部隊安全,嚴(yan)守紀律,烈火(huo)燒身(shen),紋絲不動。
6、勝利原因:
①戰(zhan)爭是正義的(de)、反侵略戰(zhan)爭,得(de)到全國(guo)人民的(de)大力支持(chi);
②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
③志(zhi)愿軍和朝鮮軍民的英勇戰(zhan)斗。
7、意義:
保衛(wei)了(le)中國(guo)(guo)(guo)國(guo)(guo)(guo)家安(an)全,贏得了(le)安(an)定的國(guo)(guo)(guo)內建設環境,提高了(le)中國(guo)(guo)(guo)的國(guo)(guo)(guo)際威望(wang),維護了(le)亞洲(zhou)與世界和平(ping)。
8、值(zhi)得人(ren)(ren)們學習的(de)中國人(ren)(ren)民(min)志愿軍精神(“可愛的(de)人(ren)(ren)”的(de)原因)
愛國(guo)主義(yi)(yi)精神、革命英(ying)雄主義(yi)(yi)精神、國(guo)際主義(yi)(yi)精神
第3課土地改革
1、背(bei)景(原因):封(feng)建的剝(bo)削(xue)土(tu)地(di)(di)制度嚴重阻(zu)礙了(le)農村經(jing)濟和中(zhong)國(guo)社會(hui)的發展。新(xin)中(zhong)國(guo)成立后(hou),新(xin)解放區(qu)的農民迫切(qie)要求獲得土(tu)地(di)(di)。
2、時(shi)間:1950年(nian)
3、內容:廢除地(di)主(zhu)階(jie)級封建剝(bo)削的(de)土地(di)所(suo)有(you)制,實行農(nong)民的(de)土地(di)所(suo)有(you)制。
4、實施(shi):1950年冬開(kai)始,在新(xin)解放區開(kai)始分期(qi)分批進行土地(di)改革,沒收地(di)主(zhu)土地(di),分給無地(di)或少地(di)的農民。地(di)主(zhu)也獲(huo)得(de)(de)應得(de)(de)的一份,自食其(qi)力。
拔(ba)除地主立的(de)地界牌——土地改革
5、結果:到1952年(nian)底(di),除部分少(shao)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shang)完成了土地改(gai)革(ge)。三億(yi)多無地或少(shao)地的農(nong)民獲得了土地。
6、土地改革完成的意義(yi)
①徹底摧(cui)毀了(le)(le)我國存在(zai)兩(liang)千多年的封建土(tu)地(di)制(zhi)度(du),地(di)主(zhu)(zhu)階級被(bei)消(xiao)滅;廣(guang)大農民翻了(le)(le)身(shen),得到了(le)(le)土(tu)地(di),成為土(tu)地(di)的主(zhu)(zhu)人,鞏固了(le)(le)人民政權。
②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