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篇一
重點難點:感受音樂所塑造的小鳥的形象。課前準備: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初聽
1、出示詞語卡片:緊張、恐怖;寧靜、安詳;歡快、優美。要求聽音樂,根據樂曲的情緒,把這幾種情緒進行排序。(播放《鳥店》錄音)
2、生邊聽邊排序(第一是寧靜、安詳;第二是歡快、優美;第三是緊張、恐怖;死四又是歡快、優美。)
二、復聽
作曲家用音樂表現各種不同的情緒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鳥店里的故事,請同學們看著圖畫聽著音樂再來仔細地欣賞一遍這首樂曲,然后給大家講講你從音樂中聽到的故事。
三、分段欣賞
1、第一段音樂描寫的是什么情景,你聽出了哪些特殊的音響?
生:這段音樂描寫的是清晨時的情景,有鐘聲、公雞的叫聲、鳥叫的聲音。
2、第二段音樂速度有了變化,描寫了小鳥們在做什么?
生:速度有快有慢,好象鳥兒們唱歌、游戲、休息……
3、下面這段音樂令人心驚膽戰,是誰來了?
學生:是貓來了,他想吃掉小鳥。結果貓沒有吃到小鳥,因為小鳥在籠子里。
四、表演欣賞
1、邊聽音樂邊表演。
2、情感升華:小鳥是那樣的可愛,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愛護它們,使它們有一個安全的港灣。那我們該怎么做呢?
3、學生展開討論。
4、鳥店老板被我們感動了,在貓離開后他打開鳥籠,放小鳥飛回大自然。
5、學生模仿小鳥在音樂聲中“飛出”教室。
2.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1、欣賞《嘀哩嘀哩》,能體會歌曲的歡快的情緒,并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和動作表達歌曲。
2、通過學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強弱的處理在歌曲中表現的作用。
教學重點:欣賞《嘀哩嘀哩》,能體會歌曲的歡快的情緒,并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和動作表達歌曲。
教學難點:欣賞《嘀哩嘀哩》,能體會歌曲的歡快的情緒,并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和動作表達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聽童聲齊唱《春天悄悄地走來》
師:剛才我們在歌中聽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春天里還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個動作來告訴大家,看看誰表現得清楚。
二、欣賞:《嘀哩嘀哩》
師: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跟著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聽全曲一遍。
要求學生簡單地說一說歌中的內容,說一說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問: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復聽:你能用動作來把歌曲表達的情緒表達一下嗎?
要求可能自由結合為一小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師:讓我們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樣的?
1、教師范唱
2、學生輕輕跟唱,注意兩字對一個音的地方。
3、討論用怎樣的歌聲來表現歌曲?
學生討論后回答,特別是后一句(要求處理得漸弱)
4、用有感情的聲音完整地表現歌曲。
5、試著邊做手勢邊唱歌曲的前8小節歌譜。
6、用線條連一連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學生唱主旋律歌詞,一半學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賞歌曲《櫻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樂和文化。
五、小結
春天是美麗的,描寫春天的歌是動聽的,去找一找,唱一唱還有哪些是描寫春天的歌曲。
3.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篇三
《多彩的夢》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了解刮畫的表現特點,提高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
2.在練習、觀察、感受、討論中,引導學生利用刮畫的形式創作甜蜜的夢。
3.引導學生感受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刮出肌理效果。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安排。
教師準備:電腦、油畫棒、竹筆、范畫。
學生準備:油畫棒、竹筆。
教學過程:
一、享受色彩美:
1.涂色練習:在圖畫紙上任意選一種或幾種顏色來涂一涂,看誰涂的既美觀又均勻。
2.講評幾張作品,評出“慧眼星”。
二、感受夢境美:
1.你們做過夢嗎?做過哪些甜蜜的夢呢?描述給大家聽聽!
(1)學生述說。
(2)教師選用各種顏色的油畫棒涂在圖畫紙上。
2.甜蜜的夢有著豐富的色彩,我們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時候,下面就來介紹你所知道的夢的知識吧,看看誰會是今天的“智多星”。
(1)人們為什么做夢?
(2)播放錄象補充人做夢的常識。
3.這么甜蜜的夢,不僅同學們迷戀。老師也非常神往,可是噩夢也會經常擾亂我們的生活。(教師在漂亮底色上均勻涂上黑色)
4.那么美好的夢境被烏云擋住了,我們如何挽回它呢?(學生討論并匯報)
三、挽救甜蜜的夢:
我們班同學都很聰明,而且勇于解決問題,老師真是為你們這種不為困難嚇倒的精神而高興,下面就請你們這些“夢的天使”用手中的魔筆來挽救多彩的夢吧!
1.魔筆的使用:
(1)以線條為主,適當刮塊面。
(2)刮畫輕重適當。
2.恢復甜蜜的夢的過程:
(1)涂色:色彩均勻,淺底深面。
(2)刮色:構圖主體大,畫面飽滿,有遮擋現象。
3.欣賞被挽救后的夢的美:
刮蠟畫和平時的繪畫有什么不同?
4.我們同學是不是早就想挽救自己的夢了呢,心動不如手動,快行動起來吧!(學生創作,播放音樂,教師巡回指導)
四、體驗成功的喜悅:
我們甜蜜的夢又重見天日了,看看誰的夢甜蜜?”評出今天的“創意星”。
五、課后延伸:
今天我們同學用手中的魔筆描繪了甜蜜的夢,也希望我們同學能實現你的夢。回去后用各種表現形式表現夢境。
4.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篇四
《難忘的朋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如何用線表現正面人物的發型、臉型、五官、表情和服裝的不同特點,能用線表現一位自己的同學。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他們的合作、探究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在觀察、表現人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人物的發型、臉型、五官、表情和服裝的不同特點,學習用線表現正面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用線表現人物的不同特點。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展示一幅用線表現的教師畫像。
板書課題
2.探究式學習活動
你從哪兒看出來是老師?
人的相貌有什么區別呢?
請幾位有不同特點的同學到講臺前,全班同學一起分析他們的發型、臉型、五官、表情和服裝的不同特點。
怎么樣表現出他們的不同特點呢?
欣賞教材中的畫家作品。
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教材上的幾幅學生作業。
3.學生動手實踐
布置作業。巡視輔導。
4.小結展示學生作業,進行評價。
5.課后拓展
引導學生課后可以進一步寫生。
5.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篇五
《家鄉的橋和塔》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2.啟發學生欣賞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3.引導學生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2.橋和塔的造型表現。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童謠《外婆橋》
搖啊搖,搖啊搖,一搖搖到外婆橋,外婆橋上燒磚窯。燒磚窯,為哪樁,青磚綠瓦蓋高樓,一蓋蓋到天上頭。天上頭,有什么,雷公爺爺、云奶奶又吵又鬧不開交,雷鳴電閃雨瓢潑。莫要吵,莫要鬧,云開開,雨停停,架起一座七彩橋。太陽公公瞇瞇笑,‘‘七彩橋上走一遭一走走到外婆橋。山也清,水也綠,山青水綠美如嬌,美不過外婆門前的外婆橋。
二、導入:
1.師生趣味互動,說一說你家鄉印象深的橋和塔有哪些呢?
2.你家鄉的橋或塔的形態,結構各有什么不同,(學生各抒自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通過學生對自己家鄉橋和塔的闡述,教師補充,肯定學生觀察,分析求知欲 望。
三、講授新課:
1.欣賞教材中的范畫,感知范畫媒材的運用以及畫面的趣味構成。
(1)這些作品運用了哪些材料來怎樣表現橋和塔?
(2)他們怎樣巧妙利用材料的特點?
(3)你們覺得哪幅作品畫面組合得好,為什么?
2.把你的想法與同組的同學交流。
師:欣賞了這些作品后同學們是不是也很想畫?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家鄉的橋和塔。請同學們看作畫要求。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座橋或塔,利用各種材料和創作方式進行創作。
大膽的想象、構思,自由地創造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周圍景物
五、小結:
優秀作業點評,以小組比賽的方式評選出“受歡迎的作品”。
六、課后拓展
1.運用多種表現形式繪畫和制作橋和塔。大膽想象,創作出“未來的橋和塔”。
2.運用其他材料創作立體橋和塔(陶土、紙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