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 #初二月考單元輔導知識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習可以為我們平淡的生活增添趣味,即使我們做不到行萬里路,卻可以做到讀萬卷書。下面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初二月考單元輔導知識點》,僅供大家查閱。
1.初二月考單元輔導知識點 篇一
一、功
1.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兩個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4.比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
做功相同,比時間。時間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時間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時間均不相同,比比值。
做功/時間的值越大,做功越快。
二、摩擦力
1.摩擦力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1)兩物接觸并擠壓。
(2)接觸面粗糙。
(3)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3.摩擦力的分類
(1)靜摩擦力:將要發生相對運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相對運動屬于滑動,則產生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
(3)滾動摩擦力:相對運動屬于滾動,則產生的摩擦力叫滾動摩擦力。
4.滑動摩擦力
(1)決定因素:物體間的壓力大小、粗糙程度。
(2)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2.初二月考單元輔導知識點 篇二
[函數]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數,k0)函數,叫做函數.當b=0時,y=kx+b即y=kx,所以正比例函數是一種特殊的函數。
[函數的圖象及性質]b函數y=kx+b的圖象是經過(0,b)和(-,0)兩點的一條直線,我們稱它為直k線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線y=kx平移|b|個單位長度得到.(當b>0時,向上平移;當b<0時,向下平移)
(1)解析式:y=kx+b(k、b是常數,k0)b
(2)必 過點:(0,b)和(-,0)k
(3)走向:k>0,圖象經過第一、三象限;k<0,圖象經過第二、四象限b>0,圖象經過第一、二象限;b<0,圖象經過第三、四象限k="">0,y隨x的增大而增大;k<0,y隨x增大而減小。
(4)傾斜度:|k|越大,圖象越接近于y軸;|k|越小,圖象越接近于x軸。
(5)圖像的平移:當b>0時,將直線y=kx的圖象向上平移b個單位;
當b<0時,將直線y=kx的圖象向下平移b個單位。
[直線y=k1x+b1與y=k2x+b2的位置關系]
(1)兩直線平行:k1=k2且b1b2
(2)兩直線相交:k1k2
(3)兩直線重合:k1=k2且b1=b2
[確定函數解析式的方法]
(1)根據已知條件寫出含有待定系數的函數解析式;
(2)將x、y的幾對值或圖象上的幾個點的坐標代入上述函數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數為未知數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數的值;
(4)將求出的待定系數代回所求的函數解析式中得出結果。
3.初二月考單元輔導知識點 篇三
第一課:鴉片戰爭
記憶口訣:十九世紀上半期,英國鴉片牟暴利,鴉片輸入中國后,中國貧弱更加劇。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長志氣,銷煙200多萬斤,民族英雄后人記。開放五處商口岸,近代歷史此開端。
一、虎門銷煙(時間:1839年6月)
1.背景: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并且堅船利炮,戰斗力強,不斷對外侵略擴張;而此時的中國是封建專 制的,自已自足的經濟占主導地位,軍備落后軍紀敗壞并閉關鎖國。
2.原因:為扭轉貿易逆差,打開中國市場大門
3.過程: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請求禁煙—1839年6月,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將鴉片銷毀
4.意義:表明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
二、鴉片戰爭(時間:1840-1842年)
1.原因:
①直接:虎門銷煙
②根本:打開中國市場大門
③客觀:中國落后
2.性質:英國發動的侵略戰爭
3.經過:1840年6月,英國艦隊侵入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英國艦隊攻入長江,直接開到南京城的江面上——1842年8月,中英議和,簽訂《南京條約》。
4.《南京條約》內容。
5.《南京條約》危害: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它嚴重影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加重了人民負擔和財政困難;便利外國商品傾銷、掠奪原料,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破壞中國關稅主權,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
6.影響: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社會性質發生變化)
7.戰敗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無法戰勝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
8.啟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
②積極參加國際競爭,提高綜合實力。
第二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記憶口訣:1856到60,二次鴉片起戰爭,1860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聯軍大火燒圓明園,燒殺搶掠無人性。沙俄乘機起歹心,系列條約不平等,割地一百五十多萬,民族災難更加深。
金田起義太平軍,1853占南京,奮起抗擊洋槍隊,擊斃華爾快人心。
一、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間:1856-1860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大門。
②直接原因:“亞羅號”事件。
2.經過:1856年8月,攻陷廣州城——1860年攻陷天津,進逼北京。
3.侵略者:英法聯軍。
4.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大火燒圓明園。
5.結果:與英、法分別簽訂《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
6.影響。
二、沙俄趁火打劫的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
1.侵占土地面積:150多萬平方千米
2.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洪秀全與1851年在廣西發動起義,建立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建立起與清王朝相對峙的政權。
3.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①1860年8月上海青浦大捷;
②1862年,上海太倉之戰;
③在浙江慈溪之戰戰,擊斃洋槍隊頭子華爾。
第三課:邊疆危機與收復新疆
記憶口訣:阿古柏侵新疆,自立為汗想稱王。陜甘總督左宗棠,主張收復我新疆,1876率清軍,“先北后南”好方針,“緩進急戰”打敵人,收復新疆快人心。1884建行省,歷史意義大得很。
1.時間:1865年
2.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列強掀起新一輪侵華浪潮,英俄都想爭奪新疆。
3.表現: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1867年阿古柏建國,自立為汗。沙俄出兵強占伊犁。
4.經過: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分三路進疆,僅半年時間就收復了北疆;1878年,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
5.進軍的策略:先北后南,緩進急戰
6.結果: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在新疆設立行省。
7.原因:
①維護國家主權是正義行為。
②戰略戰術正確。
③軍隊戰斗力強。
④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8.意義:
①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
②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
第四課:甲午中日戰爭
記憶口訣:日本稱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戰爭響,民族英雄鄧世昌,黃海大戰英名揚,指揮“致遠”撞“吉野”,日軍艦隊遭重創。
清朝政府太無能,《馬關條約》又簽定,“遼臺澎島”給日本,賠償二億兩白銀,讓日辦廠又通商,半殖民地更加深。
一、甲午中日戰爭(時間:1894-1895年)
1.原因:
①根本:明治維新,日本國力發展
②客觀:清政府腐 敗
③直接:朝鮮爆發民眾起義
2.經過:1894年7月在朝鮮開戰——1894年9月黃海海戰——1895年初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3.重要海戰:
黃海海戰、威海衛戰役、遼東戰役
人物:鄧世昌、丁汝昌
4.結束標志: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5.結果:1895年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6.《馬關條約》內容:
7.戰敗原因:
①主觀:清政府腐 敗無能,妥協退讓。
②客觀:日本國力強大,蓄謀已久
8.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無法戰勝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
9.條約危害:
①中國喪失大片領土和更多的主權,刺激了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②加重中國人民負擔,增強了日本的軍事力量。
③列強的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掠奪富庶的長江流域。
④便于列強經濟侵略,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10.影響:
①中國: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中國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促使中華民族覺醒,救亡圖存運動再掀高 潮。
②日本:促使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③列強: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4.初二月考單元輔導知識點 篇四
隱私受保護
1.隱私的含義和內容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不愿為人所知、侵擾的個人秘密;總有許多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這些都屬于隱私。具體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體缺陷、婚戀情況、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
2.保護隱私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越發達,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3.隱私權的含義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4.法律保護隱私的意義
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的安定。
5.隱私權的內容
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
公民的住宅屬于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有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開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關系、儲蓄密碼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公民有權對個人通信內容保密,對的信件、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開。公民有權自己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于社會的活動,如將自己特殊的生活經歷寫成自傳,公開自己的信件等。
6.侵犯隱私權的后果
侵擾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 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7.我們應該如何尊重他人隱私?
(1)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
(2)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隱私權兩種忠實的守護------責任和信譽
8.隱私權受侵犯時的做法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示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9.侵犯隱私權的行為表現有哪些?
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 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于侵犯隱私權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5.初二月考單元輔導知識點 篇五
第一單元:戰爭記憶
1.記敘文六要素的知識: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2.新聞的特點和結構。
3.掌握小說中刻畫人物形象描寫的方法。
4.揣摩文中重點詞語、語句的含義和用法。
第二單元:愛的旋律
1.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的語言特點。
2.掌握典型事例真實、生動、傳神的表現人物的性格,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分,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3.學習《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欲揚先抑的寫法及抓住人物特點刻畫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熟讀課文,掌握每一個生字詞和文學常識。
說明文知識點:
一、說明的方法
說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畫圖表、引資料等等。
1.下定義,是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征作規定性的說明。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2.分類別,是按照一定標準對事物或事理進行分類,加以說明,使之眉目清楚。
3.舉例子,是利用列舉實例的辦法把比較復雜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說得具體明白。
4.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5.打比方,是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6.列數字,有些事物便于從數量上說明特征,用一些數字來說明,往往可以使讀者了解得更精確、更具體。
7.畫圖表,用圖表說明事物,往往能夠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說得更直接、更具體。
8.引資料,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引資料說明,會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
二、說明的順序
在確定了說明的內容之后,就要進一步考慮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說明,才能說得條分縷析,中心突出。
客觀事物是多種多樣的,錯綜復雜的,但又是有規律可循的,有一定的條理性的。寫說明文的時候,要認真研究所寫事物的特點和事物間的相互關系,研究事物的條理性,在這個基礎上找出一個合理的順序,恰當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
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順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按照時間先后來安排說明順序。這種順序常用于說明事物的發展過程。比如介紹一個事件、一項運動、一種制作過程,往往都按這種順序來說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里對十塊浮雕的說明,顯然是首先考慮到了它所反映的歷史過程,按時間先后一一說明的。
2.按照空間物位關系來安排說明順序。這種順序常用于對群體事物的說明。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就是根據人民大會堂的特點和一般人參觀它的規律,按照由遠到近,由外到內,由主到次的順序來說明的。
3.按照事物的邏輯關系來安排說明/頃序。這種順序常用于事理說明文。如《食物從何處來》,先從“——粒種子能長成參天的大樹,一顆魚卵能變成千斤的大魚”這種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出“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的理論,再由這個理論引出“如何獲得食物”的問題,自然過渡到對獲得食物的“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的說明;在說明“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