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后應該如何補充孕婦營養物質
1、水分
女性產后1至2周內身體都會出現發汗的現象,體內的水分儲量本身就不夠,再加上每天要給寶寶進行母乳喂養,消耗掉的水分就會跟多,因此我們建議各位寶媽在產后飲食當中注意多喝一些湯,這樣既能補充體內水分,又可以保持奶水充足。
2、熱量和脂類
這兩種物質是寶媽分泌奶水以及寶寶成長的重要元素,脂類物質包括各類磷酸與脂肪酸,對寶寶的腦部發育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熱量則是寶媽泌乳時需要大量消耗的物質,不過寶媽要注意,這兩類物質攝取過多是容易引發肥胖的,所以建議適量。
3、蛋白類物質
蛋白類時寶媽奶水中最主要的營養物質,而寶媽的進食是可以影響到其乳汁質量的,為了讓奶水中的蛋白類物質更加豐富,日常飲食中應該多吃一些豆制品或乳制品來增加體內的蛋白儲備。
雅培全安素全營養配方粉,含有優質蛋白、27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為媽媽提供全面均衡營養;添加菊粉和低聚果糖,膳食纖維豐富,維持正常的腸道功能,易吸收,助消化。
4、鈣質
產婦與嬰兒相比更容易缺鈣的應該是產婦,寶媽生產時會損失大量的鈣質,并且每天哺乳時又會對體內儲備進行消耗,如果后天不注意補充,寶媽就容易出現軟骨病、牙齒松動的情況。寶媽補充鈣質不僅可以通過日常飲食,適當增加些鈣片來補充才能更好的避免鈣質流失過快。
5、維生素
該類物質是母嬰雙方都很需要的營養元素,對媽媽而言它可以增強體質避免常見病的發生,提亮膚色讓寶媽看起來更漂亮,對寶寶 來說它可以促進身體各個功能的發育,是成長必備。寶媽可以從果蔬中進行攝取,不過要注意適量哦。
6、鐵質
許多寶媽在產后都容易出現貧血現象,這是因為寶媽生產過程中會損失大量的血液,另外在每日的哺乳當中又會有少量的流失,而身體中的鐵質不足無法及時造血,長期如此自然會造成貧血。所以我們建議寶媽們在產后注意鐵質的攝入,每日攝取量為15mg。
2.產后補充營養的食物有哪些
產后身體比較虛弱,建議適當增加營養,可以多吃些禽蛋瘦肉,可以用花旗參,當歸燉雞喝,對產后是有營養作用的。建議孕期飲食要多樣化,葷素搭配,室內溫度要適宜,不要過度發汗,避免導致身體更加虛弱,出門及時添加衣服,避免著涼受寒引起感冒。
禁食寒涼,辛辣。產后多瘀多虛,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后腰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后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禁食寒涼,辛辣.產后多瘀多虛,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后腰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后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二,產后飲食不宜大補.和動物的生育一樣,人類在妊娠期間已經為日后生產作好了準備.滋補過量的產婦易患肥胖癥,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產婦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3.產后恢復禁忌事項
1、不宜滋補過量
一般女性分娩后,為了補充營養和讓奶汁分泌充足,都特別重視產后的滋補,常是天天不離雞,餐餐有魚肉。其實這樣不僅浪費錢財,還可引起麻煩,因為滋補過量可引起肥胖,肥胖會使體內糖和脂肪代謝失調而引起各種疾病。如果產婦營養太豐富,必然使奶汁的脂肪含量增多,若嬰兒胃腸能吸收,也容易造成肥胖,并易患扁平足;若嬰兒胃腸消化功能較差,不能充分吸收,則會出現脂肪瀉,若是長期慢性腹瀉,就會造成營養不良。
2、不宜馬上禁食
通常女性產后體重增加,許多人為了恢復苗條的身材,會馬上節食,這樣做其實有很大危害,一方面不僅有損身體,另一方面對母乳喂養十分不利。女性產后體重增加,主要為水分和脂肪,若給寶寶授乳,必然要消耗體內的大量水分和脂肪,所以產婦不僅不能節食,還要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每天必須保證2800千卡的熱量攝入。
3、不宜久喝紅糖水
產后適量喝紅糖水,對產婦喝嬰兒都有好處。因產婦分娩時,精力和體力消耗非常大,加之又失血,產后還要給嬰兒哺乳,需要碳水化合物和大量的鐵質。紅糖不僅能補血,而且能提供熱量,是我國傳統的滋補佳品。但紅糖水也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久喝紅糖水對子宮復原不利。在產后10天,惡露逐漸減少,子宮收縮也恢復正常,如喝紅糖水時間過長,會使惡露血量增多,造成產婦繼續失血,可能引起起貧血。產后喝紅糖水的時間,以7-10天為宜。
4、不宜多喝濃湯
產婦產后多喝高脂肪濃湯,不但影響食欲,還使人體發胖,體態變型,并且使乳汁中的脂肪含量過高,致使新生的寶寶不能耐受和吸收而引起腹瀉。產婦適意喝脂肪適量的清湯,如蛋花湯、鮮魚湯等。
5、不宜吃辛辣溫燥食物
辛辣溫燥食物可使產婦內生熱,產婦因此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及痔瘡等。給寶寶授乳的媽媽有內熱,能夠通過乳汁影響嬰兒,使寶寶體內也生熱。因此,產婦飲食宜清淡溫和,特別在產后5-7天之內,應以米粥、軟飯、面條、蛋湯等為主,不要吃大蒜、辣椒、韭菜等,更不要飲酒。
6、不宜多食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鈉,母乳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多食味精,大量的谷氨酸鈉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與寶寶血液中的鋅發生特異性結合,形成不能被機體吸收的谷氨酸鋅,從而引發寶寶發生急性鋅缺乏。鋅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可以改善食欲并促進消化功能,若是缺鋅,則會使舌上的味蕾受累而影響味覺,并導致厭食。缺鋅還能使寶寶發生弱智、暗適應異常、性晚熟、成年侏儒癥以及生長發育緩慢等病。在分娩3個月內,乳母食用的菜肴應注意不要多加味精。
7、不宜立即服用人參
不少產婦在產后為使自己迅速恢復體力,立即服用人參,這樣做對孕婦健康有損害。人參中含有人參唣甙、對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臟血管有興奮作用,使用后會使產婦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癥狀,影響產婦的休息和身體恢復。人參還會加速血液循環,剛剛分娩后的產婦內外生 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會妨礙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同時加重出血。產后2-3周,若產婦產傷已愈合、惡露明顯減少時可服用人參。產后2個月,若有氣虛癥狀,可每天服人參3-5克,連續1個月即可。
8、不宜吃巧克力
產婦在產后需要給新生兒喂奶,如果過多食用巧克力,對哺乳嬰兒的發育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這是因為,巧克力所含的可可堿,會滲入母乳并在嬰兒體內蓄積,能損傷神經系統和心臟,并使肌肉松弛,排尿量增加,結果會使嬰兒消化不良,睡眠不穩,哭鬧不停。產婦整天在嘴里嚼著巧克力,還會影響食欲,使身體發胖,而必需的營養素卻缺乏,這當然會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不利于嬰兒的生長發育。
4.產后應該如何補充孕婦營養
產后哺乳期的媽媽要好好的補充營養,相比平時的女性,在哺乳期的女性每日蛋白質的攝入要增加20克,達到每人每天85克。這是因為乳母蛋白質攝入量的多少直接關系到乳汁分泌的數量和品質。乳母要多吃雞蛋、豬蹄、瘦肉、乳類及乳制品、豆類及豆制品。
每天應喝500毫升奶。為了彌補孕期鈣流失、滿足哺乳期自己和寶寶的鈣需要,乳母每天鈣攝入量要增加至1200毫克。每天喝500毫升奶,能攝入600毫克的優質鈣,每天吃100克左右的豆制品和一些蝦皮、海帶等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再加上日常攝入的水果、蔬菜、谷類等其他食物,一天的鈣攝入量就能接近1200毫克了。
每周吃一次動物肝臟或動物血,常食瘦肉等其他含鐵比較豐富的食物。由于產后失血和胎兒晚期鐵貯存,女人因分娩會損失大量的鐵,極易發生貧血,建議產后哺乳期間每天攝取25毫克的鐵,以作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