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學史增信心得體會【匯總版】
黨史學習教育最后要落在行動上,讀書是學習,使用是更好的學習。黨員干部參加黨史學習教育要真正學懂弄通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學會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明白人”,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實踐,要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做到學習與工作“兩不誤、雙促進”,真正發揮黨史影響力,為人民群眾謀幸福。
【篇二】學史增信心得體會【匯總版】
“信”,既是一種信仰,一種對共產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毫不動搖的信仰,也是一種信念,一種堅定共產黨領導有能力帶領我們中華兒女齊頭并進、勇往直前的信心。事實證明,正是無數共產黨員堅定信仰,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努力拼搏,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格局,也指引我們開啟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進新征程。
作為一個財政工作者,我覺得需從以下幾方面踐行學史增信: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學好黨史,增強自信,做黨的堅定信仰者;二是嚴守紀律底線,把落實財政政策和強化資金監管相結合,在工作中嚴守廉潔、紀律、道德和安全四條底線;三是敢于擔當作為,牢固樹立擔當意識,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四是做到知行合一,工作中堅持以民為先,切實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黨的忠實踐行者。
【篇三】學史增信心得體會【匯總版】
通過學習,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領悟:
第一,學史增信不是表面完成任務。簽個到,點個名就算學了嗎?不是。學習黨史,學習黨的百年奮斗史,不是走形式,走過場,而是要認真的學,細致的學,反復的學,力求做到學懂,學透、學精,真正做到以學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
第二,學史增信始終要堅持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把人民群眾始終放在心中的位置,聚焦群眾的安危冷暖和急難愁盼,群眾有需要,我們便及時出現。
第三,學史增信為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黨史學習是一場身體與心靈的洗禮,學習黨史是回顧昨天,更重要的是立足當下。通過學習黨史,回顧我們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我們要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讓精神支柱更加的堅不可摧,從而堅定不移激情澎湃的投身到我們新時代的偉大事業中去。
第四,學史增信,我們要堅守底線。夏志軍局長講到,在踐行初心使命中筑牢信仰之基,一定要堅守底線。堅守廉潔底線,堅守紀律底線,堅守道德底線,堅守安全底線。
心中有信仰,腳下便有力量。歷史是的教科書,歷史是最亮的指明燈,我們要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自己的工作中,奮力拼搏,激情澎湃地投身到新時代的偉大事業中去,為十四五規劃、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為達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而努力奮斗。
【篇四】學史增信心得體會【匯總版】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通過學習黨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共產黨戰勝各種艱難困苦而獲得勝利,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而走向成功,化解各種矛盾難題而鑄就輝煌,靠的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信仰、信念、信心貫穿于我們黨百年奮斗征程。
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所凝練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長征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這些都是我們黨、國家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黨百年奮斗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學習黨史,我們要從中汲取攻堅克難、奮勇向前的精神和力量,從內心深處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堅定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我們要學習求真務實、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清正廉潔的作風,加強黨性修養,提升政治定力,,嚴守底線,認真履職盡責,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不懈努力。
【篇五】學史增信心得體會【匯總版】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要做到學史增信,尤其要用黨的創新理論增強政治自覺,要堅定理想信念,增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作為一名財政干部,必須堅守廉潔、紀律、道德、安全四條底線。作為一名預算工作人員,尤其要及時汲取養分強化意識,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嚴格遵守《預算法》等法律法規要求,科學編制預算,提高預算管理水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過緊日子”思想不動搖,精打細算,既要當好“鐵公雞”,又要打好“鐵算盤”,牢牢兜住“三保”底線,確保財政平穩運行。
【篇六】學史增信心得體會【匯總版】
學史明理,要始終堅守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政治方向是為我們指引前行方向的指南針和定星盤,黨員干部當牢固樹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尊崇黨章,遵守黨規,不斷提升黨性修養。要隨時向黨中央看齊,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時常對準“坐標”,及時校正偏差。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鎖定前進的方向,從心底里搞清楚“我是誰”,做到學史明理,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
學史增信,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學史增信就應該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定政治立場,就要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絕不改變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也絕不能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們應當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位置,聚焦群眾的安危冷暖和急難愁盼,時時與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刻刻同群眾保持魚水之情和血肉聯系。要自覺將“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的為民情懷內化于心、外踐于行,做到學史增信,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堅定政治立場。
學史崇德,要始終堅信天下為公。古語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我們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們當不斷從黨史學習中汲取先輩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精神;不斷領悟我們黨“毫不為己、一心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不斷汲取我們黨“敢于刀刃向內、勇于自我革新”的英雄氣概。我們當以黨史為鏡,樹牢人民公仆意識,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想透徹自己“為了誰”,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學史力行,要始終堅持務實擔當。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躬身力行。黨員干部當始終堅持務實擔當、學思悟踐、知行合一。在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在危急關頭要豁得出去,不做“清談客”,要做“實干家”,善啃“硬骨頭”,善接“燙手山芋”。我們當不斷從黨史學習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腳踏實地、務實擔當的精神品質。要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以“工匠人”精神一件接著一件做,以“愚公移山”精神一代接著一代干,以“滴水穿石”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