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日記
端午節那天,我們家里包了很多粽子,我最喜歡吃棗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和棗一起做成的。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它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端午節放了三天假,我和爸爸媽媽姐姐還有我的小外甥毛臭一起去釣魚,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來到了一個小山村,這個小山村有一個水庫,我們就在這里釣魚,這里的風景真美!在陽光的照射下,水更加綠了,爸爸掉了很多魚,爸爸教我釣了一條小魚,我感覺很有趣。
這次出去釣魚真有趣,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篇二】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日記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民間有很多習俗,五彩繩、包粽子、掛艾葉、賽龍舟……過端午,除了香味撲鼻的粽子讓我口水直流以外,我最喜歡的就是看賽龍舟了。吃過晚飯,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旁,觀看龍舟比賽。12支龍舟隊伍嚴陣以待,裁判員一聲令下,12條龍舟像離弦的箭射了出去。鑼鼓聲聲中,各支隊伍紛紛使出看家本領,隊員之間團隊協作,動作整齊劃一,嫻熟奮力地向前劃去……龍舟比賽可真有趣!
今天真是充實的一天。既可以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戴著美麗的香荷包,再看著龍舟比賽,還可以了解到很多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我愛端午。
【篇三】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日記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因此端午節就這樣來的。所以這天要包粽子,劃龍舟。
今天媽媽說要教我包粽子,只見媽媽把棕葉包成漏斗形,然后把米到一半進去,把蜜棗或醬肉放進去,再把米倒滿,接著把粽葉蓋上,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綁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還是最喜歡端午節。
【篇四】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日記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午,我各媽媽坐著火車來到了姥姥家。我一進門,就看見廚房里擺著好多好吃的東西,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大盆粽子。我眼珠一轉,便問姥姥:“姥姥,你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姥姥笑著說:“當然是為了紀念屈原啦!”我說:“正確!”“姥姥,我還知道屈原投江的故事呢!”姥姥用手指著我的小腦門兒說:“喲,我的外孫女知道得還挺多呢!”晚飯時,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可是我最愛吃的還是那香噴噴的粽子。【篇五】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日記
今天是端午節,我洗過手就來到飯桌前。呀!只見飯桌上擺滿了粽子。有肉粽;有棗子粽;有蛋黃粽;有紅豆粽……看得我直流口水。我先給媽媽解了一個粽子,再給爸爸解了一個粽子,最后,再給我自己解了一個粽子,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篇六】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日記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組織我們集體過端午節,老師讓學生自己從家里每人帶兩個粽子,同學之間還可以交換著吃。真熱鬧啊!吃午飯時: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品嘗粽子,粽子真好吃啊!老師還為我們放有關端午節風俗的錄像,這讓我知道在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還有劃賽龍舟和跳操的風俗。
這是我過的的一個端午節,今天的粽子吃了,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哦!
【篇七】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日記
我在端午節期間,我和媽媽去做陶藝。 我選了一個葫蘆,媽媽選了一個花瓶。結果葫蘆和花瓶都是我做的,媽媽一個都沒做。在做的過程中,有個老師傅在旁邊指導,老師傅指導的非常好,我一會就把兩個作品都做完了。后來,我和媽媽把各自的作品貼上了很好的圖案,并選擇了顏色。作品需要烘烤之后才能帶走,我和媽媽就開開心心的回家了。
【篇八】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日記
明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媽媽一早就給我戴上了香包和七彩繩。 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由來的。端午節的風俗:插艾草、吃粽子、吃綠豆糕、炸油糕。在我國南方還有賽龍舟的風俗。各地人民都在過這個傳統的節日。這個節日就這樣一直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我愛國家,我愛國家的所有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