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減法怎么教
1、先易后難算術是比較復雜的,而對孩子來說,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學習較難的算術,很難讓他們接受。家長可以將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數學學習中2、大數記心里,小數上下加減加法:大數記心里,小數往上數,如4+2=把4記在心里,往上數兩個數,5、6,之后得出結果4+2=6減法:大數記在心里,小數往下數,如6-3=把6記在心里,往下數三個數,5、4、3,之后得出結果6-3=3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幼兒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3、運用分解技巧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每次分開后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4、需要掌握的一些識記的東西第一個需要識記的是:10加幾就等于10幾,例如:10+1=1110+2=12,一直加到9,第二個需要識記的就是1+1=2、2+2=4、3+3=6、4+4=8、5+5=10、6+6=12、7+7=14、8+8=16、9+9=18、10+10=20,這樣記住了以后,進行20以外的加減法運算,對孩子來說,就不會很難學。
【篇二】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減法怎么教
一、概念的認識1、基礎數字的認知:先要讓孩子熟練的說并,認,寫1-20這20個數。要達到一下程度:1。家長任意指一個數,孩子能迅速認出,說出。2。家長任意說一個數,孩子能快速準確的寫出。把最基礎的一步完成后再進行下一步,不要急于求成。
2、大小的概念:孩子對這20個數的說,認,寫都掌握熟練了,接下來要教孩子大小,讓其有大小,多少的概念。從1開始,其后面的數越來越大,20是的,中間的數均比1大,比20小。可先按順序三組,三組的教孩子。例如:123,789等。而后再打亂順序,隨意抽出3個數讓其辨別大小。拿實物來表出‘大’,‘多’的概念。
3、個位十位的概念:教孩子個位,十位。讓其明白1位數小,2位數大,能幫其快速判斷大小。
4、加減的概念:把‘加’,‘減’的概念教會孩子,讓其知道加會讓數變多,變大;減會讓數變少,變小。可用簡單的吃東西來教。例如:桌子上放3個蘋果,讓爸爸吃了一個,孩子就容易明白爸爸吃了一個蘋果,蘋果就少了一個,這時再引入‘減’的概念。
二、加減怎么算?
1、一位數+一位數=一位數
這種最簡單,例如:3+2=5
先讓孩子伸出3根指頭,‘加’就是在3的基礎上再伸出2根指頭,也可在3后讓孩子往后多數2個數,即4,5。這里就體現了大小和加減的作用。因此要讓孩子知道3后面的數大,前面的數小。要明白加是越來越多。
2、一位數+一位數=2位數。例如:4+7=11
這個在雖然涉及個位,十位的內容,但因為是一位數加一位數,所以不用考慮照位的問題,又因為20以內的數記得熟練,所以按前面的方法,就能直接寫出答案。
3、一位數+兩位數=兩位數(不進位)例:6+12=18
這個就要注意照位了。不過這個不涉及進位,退位,因此只需讓孩子分清個位,十位,注意照位,然后按前面的方法即可。
4。一位數+兩位數=兩位數(進位)如:8+13=21
在3的基礎上教給孩子滿十向前進1,同時注意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減法同樣適應。也可借助算數棒等工具幫助孩子理解。
三、總結:
1-2020個數,1最小,20,其余均比1大,比20小;相鄰的數,后面的比前面的大。
加=多,減=少
兩位數比一位數大;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個位滿十進一。
【篇三】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減法怎么教
1、學數數學計算之前先學數數,這誰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種數數形式來為計算打基礎,卻被相當多的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在孩子會唱讀1~100之后就認為孩子已學會了數數,而可以教計算了,但實際上孩子并沒有真正建立數的概念,也沒有真正掌握計數的技巧。
數數的內容其實很多,除了要建立數的一對一的概念以外,還要包括多種數數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于10。
2、計算N加1,凡是能正著依次數數并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1個的幼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計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計算N減1,凡是能倒著數數并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減1個的幼兒都能學會計算N減1的題,包括11減1,21減1、100減1乃至101減1。
4、整10相加或相減,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并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5、整5相加或相減,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會逢5數數并理解其含義是遞增或遞減5個的幼兒,掌握起來并不難。
6、計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兒一旦理解10加幾就等于十幾,不僅能快速運算10加N,還能推廣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兩個相同數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對于會數雙數的幼兒,當發現兩個相同的數相加后的結果都是雙數時,便會很容易地學會運算這類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普遍對兩個相同數相加的題有自發的關注與興趣,因而幼兒對這組題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內非N加1的題。
8、計算兩數之和等于10的題,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這組題的熟練與否對于進行10以上的運算是至關重要的。
9、口算(20以內),當幼兒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后,就可以做20以內的口算題了。父母應注意提醒幼兒學會運用已掌握的計算技能來推算其它題,如由2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10、豎式筆算(100以內),口算100以內的數即使是對學齡兒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豎式之后,凡具備上述技能的學齡前幼兒稍加指點即可完成運算,因為一道兩位數相加的題列成豎式后實際上就變成了兩道一位數相加的題。目前,5歲左右的幼兒都在幼兒園里學會了書寫阿拉伯數字,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獨立的豎式運算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