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202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示例與參考解析
熱點背景:
到2021年底,面向持證殘疾人及60周歲以上農村老年人的通信服務資費優惠進一步加大,各級政府部門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基本公共信息指示設施的無障礙普及率顯著提高;到2025年底,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信息無障礙產品服務體系和標準體系,信息技術服務全社會的水平顯著提升……前不久,《關于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正式印發。相關意見為完善我國信息無障礙環境建設、補齊信息普惠短板、彌合數字鴻溝指明了路徑。
模擬示例:
為完善我國信息無障礙環境建設、補齊信息普惠短板、彌合數字鴻溝,《關于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近期正式印發。到2021年,各級政府部門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基本公共信息指示設施的無障礙普及率將顯著提高。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如今,人們搭乘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高速車,日常生活更加便利、高效、快捷。但是與此同時,一些特殊群體如老年人、殘障人士卻被落在車門之外。社會發展、進步絕不能遺忘少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弱勢群體就應特殊照顧,所以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推進信息無障礙迫在眉睫。
信息無障礙能夠促進人民群眾特別是傷殘人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且信息無障礙是社會人文關懷的具體體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可是此前,信息障礙無處不在。比如,疫情期間,現在很多場所都要求使用且只認健康碼,但很多老人根本不用手機或者不用智能手機。比如,某銀行要求老人要么聯系親戚,要么開通線上服務才能辦理業務。
近年來,我國信息無障礙建設穩步推進,看得見的冗長重疊辦事流程正在精簡,看不見的服務無障礙環境也在改善。超過800家政府單位搭建了信息無障礙服務平臺,3.2萬個政務網站實現了無障礙瀏覽和無障礙操作。但是,我國信息無障礙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要想持續向好,一是宣傳提升社會參與的無障礙責任。從意識軟件著手,在全社會積極宣傳信息無障礙的意識和能力,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責任意識。各級政府帶頭積極落實并且帶動和引導企事業單位積極響應,創造全社會信息無障礙的良好環境。二是推出豐富多樣的無障礙產品。從產品硬件出發,建立完善相應服務的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強烈要求和積極鼓勵各行各業履行社會責任,將信息無障礙的理念融入到信息產品的研發和信息服務的運營,推出無障礙產品,使老年人和傷殘人士能夠享受信息化所帶來的成果。如手機應用和網站添加無障礙服務功能,如適合老人、殘疾人的類似于“青少年模式”的“無障礙模式”。
【篇二】202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示例與參考解析
熱點背景:
隨著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自主創業開始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相關調查顯示,青年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大的困難是資金問題,超半數大學生認為缺乏足夠的資金是創業過程中的主要困難,但是僅有四成的青年創業者獲得了貸款,45.5%的學生因為“缺乏啟動資金”而放棄創業。因此對于大學生而言僅融資一個問題已經讓他們的創業之路舉步維艱。
模擬示例:
很多大學生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儲備、富于激情、敢想敢干,但由于初入社會,支付能力較差。同時渠道只有向家長尋求支持,貸款和爭取風險投資三個途徑,并不能解決資金短缺根本問題。針對大學生創業融資難的問題,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1.概括提煉話題,對大學創業融資難問題給予評價。
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決定自主創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了雙重效益。但是創業融資難的問題成為制約大學生創業的核心要素。因此,拓寬大學生創業融資途徑,保證大學生創業資金充足、穩定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2.多角度分析。
①內部融資難。大學生內部融資途徑主要是個人積蓄或者家人、朋友借款。自身積累少,局限性強,導致籌集難度大。
②銀行貸款難。銀行貸款條件多,且受大學生創業風險大、前景不明亮、盈利及還款差等因素制約,放貸難度高;
③政府資助資金有限。盡管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臺了相應貸款擔保政策,且設立了專項創業基金,但苦于僧多粥少,難以滿足需求;
④創業大學生自身能力有限。大學生的社會經驗少,對社會的認識不到位,不能制定出詳細的創業計劃和完善的創業方案,也難以吸引別人投資的欲望和信心。
3.提出解決對策。
(1)拓寬融資渠道,完善市場體系。
①完善民間金融機構的小額擔保貸款制度。以其額度小、流動性強、擔保抵押需要較少等特點,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同時,要簡化小額貸款審批手續,提高融資的效率。
②大力發展大學生創業擔保機構。政府要進一步加強相應的法律制度建設,引導鼓勵各類組織和民間創辦擔保公司,適當擴大擔保貸款的規模。
(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寬松的融資環境。放寬注冊資本繳納標準與時限,針對制定的政策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和細則,完善考核制度和貸款配套政策,使創業企業真正籌集到資金。
(3)切實提高大學生自身綜合實力。
①積極宣傳政府對大學生的支持優惠政策,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與能力,開設相應的實踐理論課,在創業實施之前進行充分的模擬時間;
②針對已創業的大學生,提供點對點幫扶工作,對其創業工作進行實際指導;
③引導大學生盡可能選擇自己熟悉的創業領域,且要理解運用相關政策、法律和法規,在融資前做好相關市場調研,減少創業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