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素材
營商環境:
一、營商環境內涵及現狀
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準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
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及“安不忘危,興不忘憂”,清醒認識到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很大程度上都與營商環境欠優有千絲萬縷聯系。目前營商環境雖整體有所改善,但仍然是部分地區發展的“軟肋”和“硬傷”。具體表現為:政策變動沒人管、職能交叉不好管、邊界不清沒人管,讓企業辦事在“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里來回打轉。“三不管”是改善營商環境的死角,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新梗阻。
二、優化營商環境的積極意義
優化營商環境既是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瓶頸精準發力、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彰顯地方和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一環,也是凈化社會風氣,打造法治國家的要求。不僅能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也能在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更好發揮制度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
三、習近平談優化營商環境
1、中國將繼續針對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在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國將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放寬外資市場準入,繼續縮減負面清單,完善投資促進和保護、信息報告等制度,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習近平
2、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習近平
3、中國將更加重視進口的作用,進一步降低關稅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擴大對各國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進口。——習近平
4、面對矛盾和摩擦,協商合作才是正道。只要平等相待、互諒互讓,就沒有*不了的難題。我們應該堅持以開放求發展,堅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堅持“拆墻”而不是“筑墻”,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習近平
面對現在營商環境的障礙,還是要繼續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以及做強監管的“加法”,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努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以上就是中公教育整理的“營商環境”相關內容和素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幫助。
【篇二】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素材
常用名言警句釋義:
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漢書》中所描繪的這種貧富分化嚴重的現象,是社會主義中國必須避免的。習近平引用這句話,就是要說明,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新發展理念,其中就有“共享發展”。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邁向全面小康的過程,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過程。一方面,保證人人享有發展機遇、享有發展成果,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被充分調動起來;另方面,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的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共享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制度設計都有不完善的地方。這些都要求我們,通過共享發展,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原典:
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仟伯,息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界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域,而弱者喪社稷。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第四上》
【釋義】
《漢書·食貨志》分食、貨兩大部分。食指糧食生產,貨指農副業生產及貨幣流通。班固認為食、貨乃“生民之本”,“食足貨通,然后國實民富,而教化成”。
班固認為商鞅變法“壞井田,開仟伯”,“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從而造成嚴重的貧富不均一‘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漢書·食貨志》還記載了董仲舒的類似觀點:“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初并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仟伯,貧者亡立錐之地。”其實,貧富不均也是漢代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董仲舒和班固是借古事比今事,闡發自己對時事的看法。
注:摘自《習近平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