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匯集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國家以人民為根基,而糧食則是決定人民能否生存的關鍵。過去的幾千年,中國人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將汗水和希望都揮灑在田野地頭,揮灑在金黃的麥穗和碧綠的稻穗上。中國是一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大國,糧食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強農”是迎合大勢的必然選擇。
創新是農業發展的基本思想。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國家發展的“原動力”,更是農業發展和培育職業新型農民的“金鑰匙”。利用土地在種植或養殖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其衍生問題,如為防止病蟲害而使用農藥、養殖產生的排泄物處理難、動物飼料或植物化肥的環保問題等,因此,在土地利用時,需要大眾創新。例如構建“豬-沼-林”協同發展——在林地里養豬,豬糞用于發酵生成沼氣,部分用于樹木施肥、喂魚。更有政府與企業成立專業合作社,農民不用費心品種挑選,不用擔心沒有銷路,還可以保證收入。互聯網時代下,電子商務的廣泛運用更是極大地擴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農民們嘗到新模式結出的甜美果實。通過綠色生態資源循環利用的模式,打造生態農業的綠色創新,讓土地耕作變得食之有味。
人才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船槳劃得整齊一致,大船才能行穩致遠。同理,推進農業長遠健康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種田這個營生顯得高投入低回報,辛辛苦苦一整年,賣出的糧食蔬菜所掙酬勞遠低于在城市打工的收入,農村的優質勞動力紛紛選擇外出務工,青年們也都選擇留在城市打拼,大面積的土地拋荒。因此想要農業有所發展,就需要想方設法培養和吸引勞動力吸引人才。當種植產業的回報率有所提高,辛苦勞作換來切切實實的高收益時;當農民的職業認同感增強,農民成為社會尊重的職業時;當高校可以和鄉鎮合作,用理論和實踐培養一批有知識有能力的新型農業人才時,讓土地耕作變得食之有味。
技術是農業發展的核心保障。“刀耕火種”到“精耕細作”,在到今日機械化生產種植,中國農業經歷了前所未有之變局,中國農業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事例和水平,從收成看天到收成看技術,人們用智慧不斷提高產量,讓中國不足世界9%的耕地面積解決了14億人民的吃飯問題。核心依然在于技術:種子、種植、培育的技術缺一不可。農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對于我國農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國家要重視農業技術創新,提高科研項目扶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發揮基層農業技術人員作用,讓更新更專業的農業科技深入到基層,切實落在每個田間地頭,提高糧食產量,才真正惠及農民和農業生產。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強農”的推進,農村將成為一個欣欣繁榮的社區,將會擁有一大批年富力強的種植大戶、專業大戶、養殖大戶、農民經紀人等新型職業農民,更有更多的創新技術被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斷提升農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
【篇二】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匯集
古語有云: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時代的大潮不斷向前,總會有敢作為、能擔當的時代英雄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而以百姓之心為己心,往往是為官之道、執政之基。何止為官?時代之所以能夠大步向前,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民族之所以能夠興旺不衰,正是有不同時代的青年秉承“為國利民”之理想,前赴后繼,彰顯高尚氣節。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強調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以此為航向,跟隨時代召喚,盡我所能、竭盡全力,在平凡的崗位上點亮青春之光,在復興的篇章上留下淺淺墨痕。
頑強的戰斗意志,大愛的一家精神彰顯中國力量。面對疫情的危急時刻又見遍地英雄,在這次全國抗疫期間經數據統計:參加抗疫的醫護人員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期間流傳著一句讓全國人民為之震顫的一句話:2003年非典的時候你們保護了我們,今天輪到我們保護你們了。認真回想疫情的各個片段,一群孩子換了衣服變成了白衣天使守護人民守護國家。“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個孩子了。”一句話脫口而出,劉家怡雙眼充滿認真。很多網友因為這句話,感到無比心疼,也無限欽佩。00后的她,是惠州市的一名護士。2月9日,廣東省再派出438人的醫療隊增援湖北,她是其中一員。不滿20歲的劉家怡,毅然投身于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戰“疫”現場。作為隊伍里最年輕的成員,劉家怡的任務是指導離開方艙的人脫防護服,為抗疫戰友守好避免感染風險的這道重要防線。誠摯、率真的話語,讓人們看到了青春該有的樣子。疫情面前,廣大青年是一支抗疫生力軍。他們是奮不顧身的年輕醫生、護士,是堅守在社區防控卡點的基層干部,是奔走在大街小巷為市民服務的志愿者……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許多青春身影總是給人以溫暖和力量。這屆青年“守護力”,滿格!為他們點贊!
巨大的政治勇氣,果敢的歷史擔當彰顯中國智慧。為國利民,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生命至上始終是黨員干部秉持的治理原則和信仰,從疫情剛開始,國家就果斷采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從上到下緊急行動,諸如:人們居家隔離,取消聚會和娛樂性活動;相關休閑場所乙級服務行業關閉,辦理事項開始從網上陸續開展;地鐵、公交等公共場所設置安全一米線;還有在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后,有多名干部為了激勵消費促進經濟發展開始采取網上直播帶貨……太多太多的事件讓我們全國人民都在感嘆中國真的太強大,生活在中國真的是幸福感、安全感爆棚!作為人民群眾的帶頭人,始終認為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會再來。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從在華外國留學生到來華外國人員,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得到悉心呵護。
《中國機長》機長原型劉傳健說的一句話“一個人只有被社會需要,才有價值”。每個人都是時代里的人,都有其時代性。同樣,不論什么時代、組織、環境,只要聽從時代召喚,緊跟時代潮流,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做一個對人民、國家有用的人,對得起這個時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