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作文# #描寫春節來歷的黑板報資料范文#】進入農歷20xx年臘月,20xx年的春節下一步步地走近,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意味著我們步入嶄新的一年。《描寫春節來歷的黑板報資料范文》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描寫春節來歷的黑板報資料范文篇一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像重陽節、雨水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熱鬧的春節。
在春節里,人們掛燈籠,放鞭炮,春節又叫過年,它還有一番來歷呢!
從前,有一只怪獸,它叫作“年”。它有像貝殼一樣硬的羽毛和四只像鉗子一樣的腳爪,還有一根長在頭上的像錐子一樣的角。它的尾巴就更怪了,雖長得像掃把,但一打就能打破一面墻。更可怕的是,它長著兩排像菜刀一樣的牙,一下子就能吞下兩個人。它在平時吃百獸,可是一到冬天,動物們都冬眠了,年就沖破圍墻來村里吃人。
年獸來到村里,撞開一個膽小鬼的門,心里暗自高興:嘻嘻,這下我一定能吃飽了,太開心了!那個膽小鬼惶惶不可終日,他覺得很害怕,自己的末日到了,哇地大叫起來。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年獸竟然捂著耳朵,跑了出去。難道它怕我嗎?膽小鬼心想。原來,年獸的耳朵流血了。
年獸沮喪地走出膽小鬼的房子,向另一個人的房子走去。
“砰”,撞門的聲音把屋里的人驚醒了,他坐在床上,披著紅被子,害怕地想:我要離開這個世界了,怎么辦呢?年獸看著他想:這次一定要吃了他!可是年獸有點累,于是它在地上坐了下來,看著他的被子。突然,它捂住眼睛,沖出了他的家門。那個人疑惑地想:這是怎么了?原來,它的眼睛不知為什么,也流血了。
年獸垂頭喪氣地撞開門,走進第三戶人家。他們沒有睡著,把爐子給點著了,年看著火爐,再次捂住眼睛,跑出家門,消失在山林中了。
人們聽說了這件事,紛紛議論,總結了三件事:年獸怕聲音,怕紅色和火光。
因為要躲避年獸,人們發明了煙花、鞭炮。于是年消失了,人們為了紀念它,于是就有了過年。
描寫春節來歷的黑板報資料范文篇二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并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