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近期,我園支部發起了“學習鐘揚同志先進事跡”的學習會。通過自學的形式讓我了解了一位支援西藏的大學教授。為了祖國西部的發展,為了西部百姓有更幸福的生活,依然默默奉獻培養種子造福西部,看了鐘揚同志的先進事跡后,讓我感觸頗深,我明白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始終懷有一顆服務人民的心,無論成就多大,貴在堅持很重要。
一、做好自己,服務幼兒
看了鐘揚的事跡,讓我聯想到作為一名普通幼兒教師的我。雖然每天過的都是平凡的生活,每天面對的都是一群樸實的孩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服務幼兒。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悉心做好每日帶班工作。如:關心孩子在園的情緒、重視孩子生活中習慣的培養、引導幼兒習得一些生活經驗等等。要培養出一個“健康文明,好奇好問,表達表現,勇敢自信”的孩子,實屬不易。因此,貴在堅持、點滴積累很重要。
二、踏實工作,端正心態
幼兒園每日的工作平凡而又瑣碎,有時候會因為緊張的高節奏生活,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情緒,影響工作狀態。鐘揚同志的事跡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是的,每天我們要帶著熱情、激情、親情去面對接待每一位孩子和家長,和同事的合作也需要積極的態度。因為,我們都是幼兒園的一份子,因為我們服務的對象都是幼兒都是家長,我們的努力付出都為了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為為了孩子發展而努力而奮斗。一旦工作情緒有波動了,可以這樣做:深呼吸、放松心態聽首好歌、或是到校園里走上一圈,我想這樣我們可以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每日的工作,即便有壓力也會將壓力變動力,迎難而上、勇往直前。因此,調整心態,積極工作,貴在堅持很重要。
三、家園溝通,家園合作
培養幼兒光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家庭的配合。因此,為了更好地引導孩子、培養孩子,家園的合作必不可少。在家園溝通的技巧上,需要多多琢磨、多多嘗試、多多練習。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家長也更容易接受。我想,只要我們能做到不畏“熱臉貼冷*”主動迎上去,先從關心幼兒的生活開始,逐步到指導家長家教經驗,一步一步慢慢積累,長久堅持,一定能夠贏得家長的信任。因此,家園溝通、家園合作,主動出擊,貴在堅持很重要。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將以鐘揚同志的精神鞭策自己,約束自己,向鐘揚同志學習,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創新求效,爭做實幼優秀教師,為幼兒園工作做貢獻,謀發展。
篇二
在學習了鐘揚同志先進事跡后,我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是一名科學家,堅持親自采集植物種子,全程自行把控,在科研上精益求精;他是一名老師,在學生身上傾注大量的心血,建立了科研隊伍;他更是一名黨員,把國家和人類的需要變成自己的追求,為人類事業的建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品質。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認為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以鐘揚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職業道德。他曾說:“每個學生都是獨特而寶貴的種子,只要用心澆灌,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他始終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并為之奮斗終生,他培育的每一粒“種子”,在他的用心澆灌下,早已經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有時,我們時常會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家長越來越難弄,其實并不是孩子難教,家長難弄,而是面對當前復雜的學情,我們轉變得不夠快,思考太局限,投入不夠。作為一名老師,只有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里,才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長。
霍姆林斯基說過:“好的孩子人人愛,愛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心中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下生根、發芽。師愛可以是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句鼓勵的話語……更可貴的是讀懂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秘密花園,我是手執著這個花園鑰匙的人,這鑰匙是沉甸甸的責任和愛,我改如何讓這花園鳥語花香?的答案就是,我要去傾聽每一種聲音,尊重每一個學生,讀懂每一個孩子的心,把我的愛融入到這責任中去。
篇三
在學習鐘揚教授精神的過程中,一方面欽佩于他偉大的人格,另一方面,也哀嘆于災禍的不幸。作為一名黨員,他以身示范,將為人民服務真正作為自己的踐行準則,將國家利益置于首位,融化為心底的家國大愛,這讓作為年輕黨員的我為之觸動。在鐘楊同志身上,有很多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一是對苦難的深切感知使其,心懷大眾。“那時候去援藏的干部很多都是自覺的,感覺到祖國需要我們才去做這件事,這和鐘揚到西藏采集種子一樣。對于一名大學教授來說,鐘揚愿意去吃最苦的苦,16年在上海和西藏來回奔波,承受常人無法想象的對身體的消耗,那是因為他心里有一個大夢。”
二是對夢想和信仰執著追求的堅定理想信念。心臟肥大、痛風、記憶力下降等,都是援藏時因不適應高原環境而帶來的一連串后遺癥。“在高原,連感冒都是致命的,一有感冒癥狀就要吃藥‘壓’下去,那時候,藥是一把一把地吃,把半輩子的藥都吃完了……”援藏最后一年,身體狀態已經到了崩潰的臨界點。“援藏每增加一年,所付出的代價就成倍增加,而鐘揚堅持了16年,是我所無法想象的。
三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2008年,有人提議他出任院長,而他卻婉拒了。“他一生所眷戀的就是做一名普通老師,潛心學術,教書育人。”在拉瓊的記憶里,鐘老師常年穿的一條牛仔褲,是在拉薩地攤上花29塊錢買的。“我們一開始都很奇怪,一位從上海來的大教授怎么這么‘小氣’?可后來發現,鐘老師對學生非常慷慨。”鐘揚給每一位申報國家科學基金的老師義務修改項目申報書,無論成功與否都給每人2000元資助。他發起藏大學生到內地交流,讓西藏的學生走出雪域。“這些年,穿著舊牛仔褲、背著舊書包的鐘老師,給西藏大學老師學生資助了近幾十萬元。”
四是腳踏實地、對科學沒有止盡的探索精神。這位復旦大學的植物學教授,十幾年來走遍青藏高原高寒險惡的地區,收集了4000萬顆可能在百年以后對人類有用的植物種子。他連續16年援藏,一手培養出一支在西藏的植物學科研團隊,帶領西藏大學生態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